要聞港聞

市建局組隊服務泰人 即時傳譯義診

市建局在九龍城籌辦設有泰語傳譯的義診服務。(受訪者提供) 市建局在九龍城籌辦設有泰語傳譯的義診服務。(受訪者提供)
市建局在九龍城籌辦設有泰語傳譯的義診服務。(受訪者提供)
多從事飲食傭工按摩 勞損求醫「雞同鴨講」
九龍城一直有「小泰國」的稱號,全港5萬名泰裔人士,每3人便有一人在九龍城居住或工作。市區重建局於去年5月啟動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後,與在「龍城區」服務泰裔居民多年的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轄下的「泰人恩福服務中心」合作,組織「泰人服務隊」,擔任市建局與泰人社群的溝通橋樑,並為泰人提供義診。
負責統籌「泰人服務隊」的中心社工黎憫靈姑娘表示,本港泰裔人士多從事飲食、家庭傭工、按摩等行業,日積月累下,筋骨多有勞損。當他們需要尋求專業醫療服務時,卻因語言不通造成障礙。中心負責人黎李翠玲解釋,很多泰裔人士因為不諳廣東話或英語,與醫護人員溝通時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未能準確說出病情或理解醫學名詞。醫生較難就病情提出較深入提問,致問診結果較為表面,不能對症下藥。她稱,這情況在醫療方面十分明顯,甚至有時會耽誤病情。
涵蓋中西醫物理治療師
針對泰人求醫時言語不通的問題,市建局支援「泰人服務隊」籌辦提供泰語即時傳譯的義診服務,囊括中西醫及物理治療師,「泰人服務隊」服務大使會在場擔當溝通橋樑,為醫生及參加者作即時傳譯。首次義診服務於今年5月展開,並於7月下旬舉辦了第二次服務日,合共有183人參與。剛過去的一次義診日,共有5位註冊西醫及中醫提供義診服務。
義工和護士會先為參加者完成基本身體檢查,例如計算身高體重指數、量血壓及血糖,其後會由西醫問診,為病人提供專業醫學意見,如果有需要會轉介他們至合適專科,以免延誤病情。除註冊西醫外,同場亦有註冊中醫師,為病人望聞問切開出藥方。
現居於粉嶺,來香港逾半世紀的泰國華僑陳婆婆年近8旬,不時到九龍城參與「泰人義工隊」活動。她認為不少居港泰國人對粵泰兩語傳譯服務需求殷切,特別是醫療方面,較難清楚了解病情。
她平日主要前往政府診所求診,但由於病人眾多,醫生較難花長時間解釋病情。義診日期間,她接受了身體檢查,以及中醫把脈。該服務讓她按時得悉身體狀況,感到安心。
將提供個人及家庭輔導
市建局與「泰人恩福服務中心」商討後,計劃在今年度「泰人服務隊」新增多項服務, 包括個人及家庭輔導服務,全面支援泰人的身心靈健康。「泰人服務隊」將持續擴大服務範圍,繼續透過免費家居維修服務、義診服務、協助籌辦泰國文化活動等,加強維繫九龍城泰人社區網絡,以及承傳「龍城」社區獨有的文化。
泰國華僑陳婆婆指,這兒的醫生很細心,會慢慢清楚解釋病情。(受訪者提供)泰國華僑陳婆婆指,這兒的醫生很細心,會慢慢清楚解釋病情。(受訪者提供)
泰國華僑陳婆婆指,這兒的醫生很細心,會慢慢清楚解釋病情。(受訪者提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