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銀屑病生物製劑效佳價昂 團體促削用藥門檻

黎慶坤(中)建議政府降低轉介到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阮子鏗攝) 黎慶坤(中)建議政府降低轉介到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阮子鏗攝)
黎慶坤(中)建議政府降低轉介到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阮子鏗攝)
【本報訊】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是一種皮膚病,病情嚴重時會折磨至患者全身,生出膿胞灌膿發炎。生物製劑是目前最有效治療方法,但轉介至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卻非常嚴苛,患者需對兩款傳統口服藥物無效才獲考慮,當中過程足足長達6年;若自費到私家診所注射生物製劑費用高昂,種種困難令患者無法及早得到適切治療。有病人組織建議,政府降低轉介到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以向合資格基層病人提供資助。
全港有約3萬名銀屑病患者,成因主要是患者免疫系統失衡,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引致出現乾燥、痕癢的厚鱗,病情嚴重時,患者全身或生出膿胞灌膿發炎,令病友經常被投以異常目光,造成巨大心理壓力,容易感到自卑和害羞,嚴重影響其家庭、事業、日常社交及人際關係。
每針逾2萬元 3個月打一次
Ivy的丈夫20多歲時確診銀屑病,7年前病情突然惡化,曾留院兩周治療。她指,丈夫多年來曾服用兩種口服藥,但醫生早已表明不能長期服用,惟在公營診所覆診期間卻未曾獲悉生物製劑治療,直至獲坊間機構轉介,終在今年5月首次試用,銀屑病情況大幅改善。但她指生物製劑要「打一世」,價格高昂,「每針2.2萬元,每3個月打一次」,非人人可負擔,故將尋求回到公營診所接受生物製劑治療。
患者Ella自小學已患銀屑病,因學業而無法定時到公立醫院覆診,「一停就10年」,至近年希望再排期衞生署皮膚科診所覆診,但最快明年初才能見醫生,更要跨區治療。她指,多年來只用外敷藥物,效果不太顯著,欲嘗試生物製劑,但擔心過於昂貴負擔不起,形容「每劑價錢可以供樓」。
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黎慶坤表示,銀屑病患者治療過程非常漫長,目前新症輪候一般需要3年,不過醫生初時只會開外敷藥膏為主,其後再轉口服藥,若病徵較為嚴重的患者要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先需承受傳統治療的副作用,以及證明治療無效,當中過程足足長達6年,故令不少病人卻步。據病友會所了解,目前亦只有約110位患者正接受有關治療。
黎慶坤建議,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降低轉介到生物製劑診所的門檻,與內地看齊至只需試過一款口服藥即可,並增設「自費藥物免稅額」或全數資助合資格的基層病人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以減輕病人藥費開支的財政負擔。此外,當局亦應與內地加強藥物合作,在河套區開設銀屑病生物製劑專科,引入內地生物製劑,以內地價格實行香港門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