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河套醫院推新服務 縮港公院輪候時數

冼藝泉(中)、葉偉文(右)期望善用應急醫院,為公立醫院有效分流。(袁志豪攝) 冼藝泉(中)、葉偉文(右)期望善用應急醫院,為公立醫院有效分流。(袁志豪攝)
冼藝泉(中)、葉偉文(右)期望善用應急醫院,為公立醫院有效分流。(袁志豪攝)
胃內視鏡檢查 睡眠窒息測試
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於今年4月起推行「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邀請臨床情況合適的病人轉往應急醫院接受服務,提供電腦掃描造影及磁力共振掃描造影。醫院管理局公布,當局再擴展多個服務範疇,包括推行內視鏡服務先導計劃,及提供睡眠測試服務等。日後相關的輕症患者可自願選擇到應急醫院接受檢查。當局指,擴展計劃可善用現有的設備,處理需提早檢查的病人但屬於非緊急的個案,藉此分流病人以改善公院輪候時間,提高公院服務效率,「最重要想測試這樣的分流方法是否有用」。
醫院設立內視鏡檢驗部,將於本月31日推行「內視鏡服務先導計劃」,為患有胃痛及胃酸倒流的合適病人提供胃內視鏡檢查。服務對象為18至70歲,非緊急的非住院病人,包括由家庭醫學部轉介的個案,及輪候逾6個月的專科門診非緊急個案。計劃試行期間,每周提供5個服務時段,每個時段為7至8個病人提供檢查,計劃日後擴展至每周10個服務時段。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視鏡檢驗部部門主管葉偉文表示,掃描造影結果會送回原來覆診的醫院,待病人覆診時跟進,若檢查後發現異常,原本跟進的專科則可盡快安排診斷及跟進,對及早控制病情有莫大幫助。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表示,先導計劃初時服務量雖然不多,最大好處是能節省病人輪候時間,港人對公立醫院服務需求殷切,一些輕症、非緊急個案動輒要等候一年至兩年甚至更長,「但市民如果願意到應急醫院做,(輪候時間)一定快好多」,能藉此填補現時在公院難以提供的服務。
當局本月31日起亦會增設睡眠測試服務,利用10間配備獨立洗手間的單人房間,為公立醫院有鼻鼾問題及疑有睡眠窒息症的輕症患者提供服務。應急醫院每周會提供40個測試名額,期間有兩名護士及部分支援人員全程監察病人臨床情況。
冼藝泉解釋,本港約有34萬名市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窒息症,公立醫院現時集中處理嚴重的患者,若輕症患者則自行回家進行測試,但無專業人士在場協助,導致成功率不高,增設睡眠測試服務後則可解決相關情況。
另外,應急醫院本月初已增設微生物化驗服務,提供多重耐藥性菌類篩查等的細菌監定及檢測,一旦發現有不同帶菌者案例,醫院會將帶菌者隔離,亦會做病人追蹤阻止細菌傳播。
放射診斷服務量遞增
至於放射科每日服務量亦逐步增加,由4月21日至9月30日累計服務量達4,484宗個案,包括3,266次電腦掃描及1,218次磁力共振掃描。當局預計至今年年底,可完成共8,000次放射檢查。輪候時間方面,截至9月30日,參與先導計劃的病人,其輪候時間接中位數有顯著改善,其中電腦掃描由123周縮短至38周;磁力共振掃描由122周縮短至50周。
醫院已增設微生物化驗服務。醫院已增設微生物化驗服務。
醫院已增設微生物化驗服務。
應急醫院增設睡眠測試服務。應急醫院增設睡眠測試服務。
應急醫院增設睡眠測試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