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骨牌式炒車損手爛腳 單車節共釀27人傷

有傷者由擔架床抬走送院。 有傷者由擔架床抬走送院。
有傷者由擔架床抬走送院。
包括近終點位誤撞雪糕筒失事
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於昨日舉行,今次盛事吸引超過5,000人參加,大批健兒沿指定賽道破風馳騁,過程中不幸發生多宗意外,一共傷及27人。其中近半數人是在中午的賽事受傷,當時有選手撞中賽道的雪糕筒失事,釀成「骨牌式」集體炒車,部分捲入事故的參賽者傷勢頗重,賽事亦一度被迫叫停,為活動蒙上陰影。對於有聲音質疑場地設置有欠妥善,協辦賽事的機構強調,賽道配置合乎安全標準,而連鎖意外在國際單車賽亦屬常見,認為今次只是偶發性事故。
單車節在萬眾期待下盛大開幕,昨日清晨約5時20分,參加50公里組的健兒搶先開賽,抖擻精神競逐殊榮,至早上7時25分發生首宗意外,一名男選手在西九龍公路近海達邨對開自炒,導致手腳受傷。至於全日最嚴重的事故是來自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男子組,賽事原定沿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和紅磡繞道兜8圈,卻在鬥至第二圈時出事。昨晨約11時10分,一批參賽選手駛抵麼地道66號對開近終點位置時,有選手懷疑不慎撞倒雪糕筒後跌倒,導致尾隨人士「連環炒車」。
車禍殃連14人受傷,當中4人傷勢較重,現場見到有傷者摔得「損手爛腳」,衣物破爛兼遍身血漬,坐在路邊接受救護員包紮,亦有人橫臥路面至少20分鐘,方由擔架床抬走送院。意外發生後,大會一度出示紅旗暫停比賽,直至現場完成救援及清理,賽事才在中午後恢復,女子公路賽則順延舉行。
健兒質疑場地設置有欠妥善
從在場觀眾拍攝的片段所見,涉事選手當時被車群逼至賽道右邊的雪糕筒分隔線,繼而人仰車翻跌坐路中心,只能雙手抱頭保護自己。從後而來的選手繞過他的兩側繼續前衝,但有部分人閃避不及相撞,多輛單車「炒埋一碟」,另外有車手因急煞致身體被拋前,「插水式」壓向跌坐在地的選手。混亂場面令周圍人士嘩聲四起,失聲驚呼「嘩!大鑊!」
參賽者楊先生的左半身及牙齒受傷,他指事發位置屬於紅磡繞道落斜後,賽道「三線轉兩線」收窄路段,當時各車手車速頗快,惟有選手誤撞雪糕筒後失事,引發「骨牌式」意外,幸好醫護人員反應快捷,迅速為傷者處理傷勢。另一選手陳先生認為,觸發事故的雪糕筒有些微弧度,車輪輾過容易失控,在如此高速及人多的情況下,一旦有人「炒車」基本上「無位走」,結果只能「一炒再炒」,質疑主辦單位的場地設置不合理。
協辦機構:賽道符合安全標準
全日賽事一共錄得27名傷者(16至70歲),他們分送至4間醫院治理,當中一人嚴重,16人穩定,其餘10人在敷藥後出院。協辦的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回應事件,強調今屆比賽賽道設計與以往一致,安全、距離等要求均達到標準,賽會事前亦在沿路彎位增設指示,並在容易發生碰撞位置增加安全設備,於開賽前亦有安排工作人員巡查賽道。對於賽會在意外後無即時停賽,梁稱當時有工作人員在場指揮其餘車手減速,及後為加強管理才決定叫停比賽,有關安排由場內資深裁判根據國際指引作出,認為處理恰當。
梁坦言,單車比賽較易有連鎖式意外,即使是環法單車賽等國際賽事亦時有發生,認為今次是偶發事件,與賽道設計及配置無關,亦不會影響本港日後舉辦同類型比賽。
健兒經包紮後由救護員陪同離開。健兒經包紮後由救護員陪同離開。
健兒經包紮後由救護員陪同離開。
選手接受治療,面露痛楚表情。選手接受治療,面露痛楚表情。
選手接受治療,面露痛楚表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