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中俄合作的短板

俄羅斯領土橫跨歐亞兩大洲,克里姆林宮過往一直聲言要推行東西方並重的「雙頭鷹外交」,實際上卻是將與歐洲發展關係作為優先的外交選項。以經貿領域為例,在歐盟對俄國實施制裁的背景下,去年俄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約1,900億美元,可依然比不上俄羅斯和歐盟之間2,715億美元的貿易總額。
當然,拿中國和歐盟比較可能不太準確,畢竟歐盟是由多個歐洲國家組成。然而,中俄作為鄰近的兩個大國,雙方貿易額長期偏低,卻是不爭的事實。箇中原因,是因為俄國防範中國,在以前不熱衷售賣能源給中國,以及不敢過度開放邊境與中國加強經貿來往;而中國向俄國出口的商品之中,除了智能手機、家電、電腦、汽車,其他的大多是服裝、鞋及農產品等技術含量很低的消費品,出口金額不高。
過去一年,俄羅斯因為俄烏戰爭正面臨西方制裁,中國也面對歐美的圍堵,兩國都有意聯手抗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這也是普京冒着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風險,也要到北京支持中國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原因。可以說,目前中俄的政治互信達到了高點。相比之下,經貿反而成為兩國合作的一塊短板,若不改變,長久下去將會影響到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其實,進一步加強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對兩國都有利。對北京來說,深化兩國經濟往來正好是建設好一帶一路的重要一環,未來有必要加大向俄國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而俄羅斯推行「轉向東方」戰略若想成功,也要想盡辦法將中俄的經貿合作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目前中國到俄國投資的企業少兼規模小,有志走出香港的香港企業不妨考慮進軍俄國大展拳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