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建造業15工種加薪 最多7.1%

工會希望加薪挽留青年人才。(李志湧攝) 工會希望加薪挽留青年人才。(李志湧攝)
工會希望加薪挽留青年人才。(李志湧攝)
【本報訊】建造業界人手長期短缺,工資亦需上漲以挽留人才。建造業總工會昨公布今個年度的薪酬調整幅度,工會決議其中15項工種,由11月1日起加薪3.1%至7.1%不等。其中去年凍薪的混凝土、紮鐵和挖掘機3個工種均獲加薪,而紮鐵及混凝土仍是日薪最高的工種,日薪達2,730元;而今年唯一凍薪工種為鋁質工。工會認為,隨社會復常,各項大型基建陸續展開,須讓工人享受經濟成果。
工會代表表示,向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與多個建造業界持份者商討後,作出本年度的薪酬調整決定。15個獲加薪的工種之中,以挖掘機、雲石、金屬工及天花間隔4個工種的加薪幅度最高,達到7.1%,日薪較去年多100元;至於加幅最少的是喉管工,只有3.1%,即日薪加50元。加薪後,日薪最高的兩個工種分別為混凝土及紮鐵,同樣為2,730元。至於鋁質工日薪維持在1,500元。
工會指六成受訪會員抗拒外勞
此外,工會在今年9至10月期間就「建造業工人就業情況」,以電話訪問1,326名會員,結果顯示,逾六成受訪者不贊成輸入外勞,認為會剝削本地工人就業機會;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外勞將令本地工人薪酬下降;近五成半受訪者認為輸入外勞將造成本地工人失業;有四成三受訪者更認為輸入外勞會令本地工人變為「替工」。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表示,由於第一批4,680名外勞將於10月下旬抵達本港,相對日薪制的香港工人,公司有機會優先聘用月薪制的外勞,亦會優先讓他們工作,憂慮隨着工程及外勞愈來愈多,會加劇本地工人開工不足情況。
黃續稱,在外勞競爭下,或影響年輕人加入建造業意欲,籲政府有序推出工程,避免同時搶相同工種的工人,亦避免業界「一下子做唔切,一下子冇嘢做」。他補充,留意到工業意外增加,強調經濟發展成果不應以工人性命換取,籲政府、商會及工人重視工業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