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以巴血流成河 美國自食其果

以巴再爆衝突,今次更是全面開戰,死者數以千計,傷者不計其數,沙漠血流成河,上百萬名巴勒斯坦人被迫逃離家園。由19世紀延續至今的宗教、民族及家國仇恨,不知從何說起,難定誰是誰非,勝負也難分難解,視乎你如何定義輸贏。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會是新一輪以巴衝突的大輸家,而且完全是自食其果,不值得可憐。
以色列政府形容今次哈馬斯突襲為翻版「911」,兩者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首先是受襲方在事發前都是懵然不知,被敵人殺個措手不及。其二是美國在正版「911」事件後惱羞成怒,發動了長達十餘年、完全不成比例的報復式軍事行動,包括先後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在敍利亞等多個阿拉伯國家煽動顏色革命,導致大量無辜平民以至美國大兵命喪黃泉。以色列現在似乎也在複製當年的美軍暴行,對加薩地帶的巴人濫炸濫殺,最後會否重蹈美軍倉皇敗走阿富汗的覆轍呢?
美國總統拜登表面似個老糊塗,但總也是位見證了多場中東戰役的老江湖,深知以軍大舉攻入加薩可能只是自投羅網。若以軍手起刀落,殺得性起,遲早會遭受國際譴責和孤立。若克制用兵則等同讓官兵送死,更無顏面對國民以及國內的選舉,甚或連拜登的連任大計也會受影響。
故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方面表示美方會「永遠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以照顧國內的猶太選民和選舉金主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他又稱讚以方有足夠能力自衞,美軍只會提供軍援及多派幾艘戰艦在附近海域游走,隔岸觀戰。有關策略與美方在俄烏戰事的做法一致,完全貫徹落實了拜登上任時的金句:「不會再派美國人的兒女,去打一些與美國無關的仗」!
希望落空 進退兩難
然而,這不代表美國真正可以置身事外,全身而退。經歷了長期的失敗軍事干預,美國自奧巴馬時代開始,已部署撤離中東這個是非及仇恨之地,但前提是要繼續保障到美方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避免被伊朗、俄羅斯以至中國等乘虛而入。
短短幾周前,美國才趁G20峰會倉卒拉攏歐盟、印度和沙特等少數親美中東國家合組「三方經濟走廊」,藉此抗衡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此前美方亦積極推動沙特與以色列和解建交,以對抗與中俄友好的伊朗、敍利亞和阿富汗等國。但美方及以方的「大和解」策略,卻完全忽略甚至犧牲了巴人的復國希望。今次哈馬斯突襲雖然摧毀不了以色列,但最少已成功將甚麼「三方經濟走廊」、以沙建交計劃,以及美國部署了好幾年的撤離中東大計,全部掃落地氈底。將來是退是進,美國再次面對兩難。
國際政治許多時候是零和遊戲,美國之失很可能是中俄之得。雖然以巴衝突有助分散歐美對俄烏戰事的注意力和支援,但估計俄國已無力加強對中東的介入,大部分漁人之利相信最後會由中國奪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