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連任人權理事會意義大

聯合國大會早前改選新一批人權理事會成員。雖然多個人權組織在選舉前不斷呼籲各國不要投票給中國,中國仍然順利連任,成為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這既是北京在國際政治場所的一次外交勝利,也反映當局近些年的人權策略相當成功。
誕生於二戰後的聯合國,是國家之間最大的國際性組織。但不得不說的是,聯合國的架構並不民主,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就是很好的例子。相比之下,人權理事會的組成反而很民主。根據該會章程,其成員要由聯合國大會的大多數成員通過一國一票、不記名的方法投票產生。在俄烏戰爭中備受指摘的俄羅斯這次也有參選,最終低票落選,就可以證明選舉非常民主。
長期以來,不少歐美國家經常拿中國人權問題大做文章,指摘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不符合國際人權標準。雖然中國這次是在無競爭的情況下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但某程度上也和中國重視和發展中國家關係的策略有關。北京一直反對西方利用人權問題宣傳意識形態,以及干涉別國內政。這種說法在第三世界國家有一定的市場,它們也成為人權理事會內最有力的中國支持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初期對國際人權組織是持排斥和抗拒態度的,但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會議,主動在人權議題上發聲。以人權理事會為例,北京在會上要面對歐美的質詢,但也充分利用這個國際大舞台闡述自己的人權看法,包括主張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原則適用於人權問題,以及主張文化相對論,追求普遍人權是錯誤的。中國此次成功連任人權理事會成員,顯示北京愈來愈懂得運用國際組織的遊戲規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