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福鱷兇殘危害河道 部門收舉報懶擒捕

日前啟德河出現一米長福鱷,但不見當局有派員即應。 日前啟德河出現一米長福鱷,但不見當局有派員即應。
日前啟德河出現一米長福鱷,但不見當局有派員即應。
東呼即應訪問專家 揭開怪魚神秘面紗
《東呼即應》題材關心時事,網羅城中熱門話題。前日啟德河出現一米長怪魚,市民致電1823熱線通知有關部門,但不見當局有派員即應,怪魚依然自游自在,《東呼即應》訪問專家拆解。香港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指,怪魚實為品性兇殘、以食肉維生和具有一定攻擊性的外來入侵物種:福鱷,估計事件與放生活動有關。而香港、台灣、俄羅斯等地近年屢現人們少見的「怪魚」,除了深海魚類「力爭上游」,亦有人刻意打撈再「呃like」,環保與海洋生態均敲響警鐘。
莊棣華指福鱷學名為雀鱔,一般在香港的熱帶魚市場裏屬常見。市民買回家可能沒想到牠會變得如此巨大,養大可能會找地方放生,此舉會危害香港生態,因牠有機會進食河流中原有物種。若在自然界,天然河流發現這些外來物種,應想辦法把牠移走,而如此巨大並非普通市民能做到,故應該聯絡漁農自然護理署跟進。
怪魚屢現 與刻意打撈有關
翻查資料,荃灣德華公園池塘2009年亦曾出現福鱷影蹤,懷疑有人不當放生,結果池裏不少生物被獵食,當局「慢幾拍」才派員移走。去年4月,屯門河近龍門居一段河面,亦有晨運客發現,一條身長約1.5米的大魚,在河中游動,不時將尾鰭露出水面左右擺動,一度被誤當成鯊魚,及後證實是學名「Mola mola」的翻車魚。
此外,今年6月台灣有漁民,捕獲一條橙紅色「龍頭蝦身」怪魚,長約20厘米,重約半公斤,專家判斷為深海罕見魚類,名為「鋸棘紅魴鮄」,主要在海底覓食。台媒引述專家指,這條怪魚名稱是「紅狼牙鰕虎魚」,能夠存活在近海及淡水,雖然魚身小小,但生性兇殘,專吃小魚小蝦。
怪魚近年經常曝光搶視線,其實背後反映一些生態問題。莊棣華解釋,有很多熱帶魚類,從不同國家去到另一些國家,在其他地方有機會棲息下來,情況都與全球暖化有關係,他舉例長江以南一帶地方,有些熱帶魚被輸入,一些危險魚類例如食人鯧,需做一個大面積去除食人鯧行動,可看到過往中國或香港溫度至少低兩三度,像食人鯧等的熱帶魚類,在不少地方均難以生存,但現在暖化後牠則能多了地方和水域可以存活。
近年「怪魚」出現亦與有人刻意打撈海洋生物有關。俄羅斯一名漁夫曾捕獲一條被指閃令令眼睛,有如卡通魚般的罕見海洋生物,外媒向英國鯊魚保護組織查詢,專家表示是俗稱幽靈魚的「鬼鯊」,這種生物甚至比恐龍更古老,本來棲息海底深處,卻被撈上水面。這種打撈深海生物的行為值得商榷,無論是胡亂放生,抑或打撈深海生物,均是以人為方式打亂自然生態。人類只是大自然裏的一分子,應反思怎樣做到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