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JPEX案發酵 港人對虛擬資產趨保守

JPEX事件發生後,僅約20%受訪者未來仍有意持有虛擬資產。 JPEX事件發生後,僅約20%受訪者未來仍有意持有虛擬資產。
JPEX事件發生後,僅約20%受訪者未來仍有意持有虛擬資產。
【本報訊】虛擬資產平台JPEX涉嫌詐騙案引起軒然大波,打擊港人投資虛擬資產的信心。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調查指,發現自今年9月中JPEX被揭涉嫌串謀詐騙後,有41%受訪港人表示無意持有任何種類的虛擬資產,較事件發生前增加12個百分點;只有約20%人在未來有意持有虛擬資產,較事件前減少5個百分點。
是次調查分為兩階段,首階段調查於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進行,並訪問逾5,700名成年市民。為重新評估港人在JPEX事件後的看法,科大商學院在今年9月28日至10月20日進行為期3周的次階段調查,截至本月5日已訪問2,200名市民。
調查結果顯示,約84%受訪者曾聽聞過虛擬資產,當中有約27%目前或曾經持有虛擬資產。在投資虛擬資產時,受訪者傾向直接擁有代幣及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而非投資虛擬資產的衍生產品或投資從事加密領域的企業。另有超過80%有意投資虛擬資產的受訪者稱,投資金額不會高於5萬元。
大眾對監管仍存誤解
虛擬資產監管方面,JPEX事件後,有約57%受訪者表示知悉香港監管當局要求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需要取得牌照才可在香港營運,較事件前增加15個百分點。另外,在兩階段調查中,均有逾半受訪者同意「在香港持牌交易所交易的虛擬資產是經過監管機構批准」的說法,反映大眾仍存誤解,事實是只有交易所受監管,產品則未必。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黃昊表示,JPEX事件不但引起大眾對虛擬資產及監管的關注,亦導致相關資產投資意欲偏向保守。他指出,虛擬資產作為新興資產類別,具備潛力促進金融業創新及增長,惟香港以及海外市場事件顯示,該類資產亦為投資者及監管機構帶來重大風險及挑戰。
黃昊續稱,虛擬資產是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的一部分。隨着虛擬資產在數碼經濟中角色日益重要,他認為當局有需要強化投資者教育工作,讓公眾更了解相關領域的風險及潛力。
黃昊黃昊
黃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