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一米福鱷棄啟德河 魚卵有毒 威脅物種

啟德河發現福鱷,專家警告釣客勿捕捉。(趙瑞麟攝) 啟德河發現福鱷,專家警告釣客勿捕捉。(趙瑞麟攝)
啟德河發現福鱷,專家警告釣客勿捕捉。(趙瑞麟攝)
啟德河驚現一米長怪魚,證實為外來入侵品種福鱷,恐影響河道生態!福鱷體形可達兩米長,以食肉維生,壽命可長達50年。有專家估計,福鱷是由市民放生到河道內,恐威脅原有物種繁殖及生存空間,而且其魚卵有毒,提醒市民切勿垂釣食用。
昨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在沐泰街對開一段啟德河內,發現一條約一米長的怪魚,其中有人指該條魚為外來入侵物種福鱷。據了解,網民已致電1823熱線通知有關部門,片段於網上引起熱議,亦有人看到至少有兩條福鱷。本報記者往現場視察,發現其中一條福鱷在河床上游動,惟未見有人員到場跟進。
壽命可長達50年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表示,福鱷為頂級獵食者,食物包括河邊的鳥類及哺乳類動物,而且壽命可長達50年,坦言:「分分鐘龜都無咁長命!」或會對河道生態構成長期威脅。黃又指,福鱷的卵對人類有毒,就算煮熟亦未必能完全分解毒素,提醒市民切勿捕捉食用。
香港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指出,福鱷在金魚街有售,通常是市民從金魚街購入,養了一段時間,並說:「買番嚟可能手掌咁大,但愈養愈大!」最終因家中魚缸不夠大而將福鱷棄養放生於河中。莊表示,雖然福鱷不會咬人,但會捕食河道的魚,趕走原本生活的物種,對本土生態有潛在風險,並指出河道生態最好沒有外來物種,又形容:「保護自己本土嘅物種都保護唔切。」
專家籲部門移走
莊棣華續指,福鱷在日本及台灣等作為熱帶觀賞魚類,隨着氣候暖化,香港冬天比較溫暖,相信福鱷亦可能在香港戶外過冬存活,認為相關部門應到場將福鱷捕捉,避免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並呼籲市民日後購買福鱷前要三思,承擔飼養者責任,避免棄養。
漁護署回覆確認該魚類是福鱷,又指一直密切關注外來物種對本地自然生態的影響,並教育和呼籲市民不應隨便放生動物。此外,該署亦會視乎情況及需要,向其他政府部門提供相關技術支援。
翻查資料,福鱷又名鱷雀鱔,是原生於北美洲比較古老的淡水魚,體形可達兩米長,並不會在本港及內地水域出現。福鱷以食肉維生,並具有一定攻擊性,更有專家指出,福鱷屬於淡水界十大惡魚之一。在2009年,荃灣德華公園池塘內亦曾經出現福鱷蹤影,當時不少池中生物被獵食,最終康文署人員在池塘內移走共15條福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