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敗血症發病死亡率趨升

中大醫學院發現,本港近年成人敗血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呈上升趨勢。 中大醫學院發現,本港近年成人敗血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呈上升趨勢。
中大醫學院發現,本港近年成人敗血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呈上升趨勢。
每4宗逝世有一宗相關 響警號
敗血症是身體對感染出現異常反應而引起的致命疾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發現,本港近年成人患敗血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呈上升趨勢,本港每4宗成人死亡個案中便有一宗與敗血症相關,形容情況令人擔憂。是次研究結果已在國際醫學期刊《臨床感染疾病雜誌》發表。
中大醫學院是次研究參考2009年至2018年間,超過1,300萬例於公立醫院求診的成人電子病歷紀錄,以估計香港成人患敗血症的情況。有關病歷須具有推測受感染的臨床證據,包括臨床病菌培養和接受抗生素治療,以及出現併發急性器官功能障礙,才會定義為敗血症個案。
死亡個案年增長率近4%
研究結果發現,敗血症發病率每年增加2.8%,由2009年的每10萬人有624例,增加至2018年的每10萬人有759例。期內,敗血症死亡率則每年增加1.9%,從每10萬人有142例,增加至156例。研究同時發現,敗血症在所有死亡個案中所佔的比例不斷增加,年增長率為3.9%。單是2018年,27.8%成人死亡個案中與敗血症相關。敗血症成年患者中,最常見的3個受感染部位,分別是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消化系統。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博士研究生張真赫表示,是次中大的研究是繼美國後首個使用基於人口電子病歷的監測數據來估計敗血症影響。他指,相比大部分敗血症流行病學研究,主要參考病人出院資料紀錄庫或死亡證中的代碼,今次的評估方法高度準確,且更加客觀。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凌若崴則指,研究結果凸顯敗血症對本港社會造成的沉重負擔,隨着敗血症在本港愈來愈常見,患者病後的痊愈情況在過去十年也沒有太大改善,他認為情況令人擔憂。
發燒排尿灼痛盡早求醫
凌若崴提醒,對抗敗血症的關鍵是及時治療,若發現發燒、咳嗽帶痰或排尿灼痛等受感染症狀,或者出現寒顫、神志不清、嚴重呼吸短促、排尿減少、頭暈和皮膚變色等,應盡早求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