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電費屢加價 促減准許利潤加重事故罰則

陸頌雄 陸頌雄
陸頌雄
【本報訊】近年電費多次加價,有議員指中電及港燈近年的電費加幅已超基層市民的可承擔範圍,稱要做到「減電費,保民生」,而兩間電力公司垂直一體式經營導致自然壟斷,買方未有議價空間,促請政府適度地減少1至2%准許利潤、檢討《管制計劃協議》,重大事故加重罰則。
議員陸頌雄昨在一個研討會上引述《東方日報》報道表示,燃料與電費受外部原因上升,加上准許利潤保證兩電沒有誘因壓低電價,現時電費非常不健康,而香港電力市場屬於絕對 「自然壟斷」,買方完全沒有議價能力,兩電也將市場風險100%轉嫁給消費者。他又指現時市民「能源貧窮」,導致他們不敢開電器、冷氣,甚至風扇都要小心開。
自然壟斷 市民無議價能力
針對現時電費價格昂貴,他指內地環保零碳電力發展蓬勃,以南方電網為例,零碳能源佔整體電力52%,深圳和廣州的平均電價為每度6-7毫人民幣,而若果兩電向內地買電,可減少基本電費加價的壓力,兩電也應適度地減少1至2%准許利潤。
就引入第三方供電方面,他指政府應透過新發展區作試點,如新田科技城,以提升政府的議價能力。他又斥《管制計劃協議》獎罰機制為「奇葩」制度,導致早前有事故停電後反而獲得550萬元,他認為壟斷的電力公司,提供穩定電力、盡快維修是「天經地義」的事。
就兩電壟斷發電、輸電、配電過程導致買方沒有議價空間,同場的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系教授勞偉籌表示,如果要打破局面,需要準備好完善的輸電配網,且從籌備開始起碼需要7至8年,也要在各區興建電塔,而就引入新公司方面,他指電力投資好大,質疑是否有公司有能力加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