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民調:年度花費增三成 12個年度燒110億

不少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留港。 不少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留港。
不少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留港。
【本報訊】假難民成為本港財政的無底深潭,目前滯港的免遣返聲請者多達約1.5萬人,當中逾97%獲擔保外出而獲發「行街紙」。當局2023/24預算花費14億元在他們身上,比去年度修訂預算的10.68億元大幅增近31%。而本年度的預算花費加上過去11個年度的花費,即整整12個年度白白花費高達110億元。
假難民滯港期間作奸犯科,部分更受黑幫招攬,翻查紀錄,今年1至3月已有776名非華裔人士因觸犯刑事罪行被捕,較去年同期上升51%,連同2019年至2022年,4年多共有12,740人被捕。不法分子利用機制留港打黑工及犯案困擾本港多年。
學者嘆港淪偷渡天堂
除令治安惡化外,政府公帑亦成提款機,不少假難民藉難民身份苛索各種福利。本年度預算花費14億元,其中3.89億元用於審核聲請和處理有關上訴及呈請、5,700萬元遣送聲請不獲確立者、1.71億元用於公費法律支援,以及7.84億元人道援助。而本年度預算開支較去年度花費多,主要是由於上訴委員會加快處理與聲請相關的上訴,由2022年處理約1,500宗,提升至今年起每年完成處理不少於3,000宗。有議員則關注酷刑聲請機制,否則消耗公帑如無底深潭,促請有關當局正視問題,盡快解決假難民問題。
假難民長年對本港治安帶來破壞及財政負擔。有學者指出,香港已成南亞人士眼中的「偷渡天堂」,又認為港府雖然收緊程序,但審批仍然緩慢,即使申請不獲批,他們仍會有一段時間滯港,為非作歹。政府應重新考慮難民政策,長遠應尋求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
隨着社會復常,本港共有8個社區隔離設施及方艙醫院完成歷史任務,部分已有後續安排,例如啟德隔離設施擬改為青年宿舍,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等則暫未有安排,社會有聲音指,倒不如把部分設施暫時改為禁閉營,收納假難民,讓他們在內等待遣送或讓其他國家收容,情況有如以前的越南難民營一樣。
假難民在港干犯嚴重罪案。假難民在港干犯嚴重罪案。
假難民在港干犯嚴重罪案。
南亞兵團罪案層出不窮南亞兵團罪案層出不窮
南亞兵團罪案層出不窮
用於處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工作的主要開支用於處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工作的主要開支
用於處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工作的主要開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