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三隧分流 運署認難令車龍消失

紅隧長期擠塞,當局預計分時段收費能分散車流,但難以令隧道車龍完全消失。 紅隧長期擠塞,當局預計分時段收費能分散車流,但難以令隧道車龍完全消失。
紅隧長期擠塞,當局預計分時段收費能分散車流,但難以令隧道車龍完全消失。
【本報訊】三條過海隧道12月10日清晨5時起將實施「分時段收費」。運輸署助理署長梁世豪昨於電台節目表示,除非隧道收費升至市民難以負擔的水平,否則難以令隧道車龍完全消失。但他希望,分時段收費可分散和壓抑過海車流,縮短隧道入口車龍,不影響附近主要路口的非過海交通。當局最早可在下周三立法會復會提交附屬法例,料需時約40天立法。
稱新收費冀減市民自駕
梁世豪表示,三條過海隧道整體車流目前均大幅高於容量,調高繁忙時段收費是希望鼓勵市民減少自駕,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收費時段調整時將有過渡安排,每兩分鐘遞增或遞減兩元,他表示,漸進式收費安排可減少新收費政策的影響,又預計市民初期需時適應新收費安排,選用哪條隧道亦會較為反覆。
他又指,按照機制,運輸署署長有權微調隧道收費,約每半年一次,當局目前正研究類似的檢討時間表。至於新階段商用車全日劃一收費50元,有小巴業界不滿紅隧收費增加4倍,他回應指,多個歷史因素以致過往紅隧小巴收費太低,處於不太合理的水平,因此現時看來才有很大的差額。他又指,以往小巴的三隧平均收費約40多元,與新收費相若。
分時段收費實施後,三條過海隧道周一至周六將按三個時段收費。其中,繁忙時段東隧、紅隧收費將上調10元至40元,而西隧則收60元不變;一般時段下三隧一律收30元;非繁忙時段三隧僅收20元。電單車收費是私家車約四成水平,即8至24元。至於周日及公眾假期,私家車日間收費為25元,其餘時間20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