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皮膚科門診排3年半 濕疹患者轟零支援

芳婷表示受濕疹困擾近10年。(葉名軒攝) 芳婷表示受濕疹困擾近10年。(葉名軒攝)
芳婷表示受濕疹困擾近10年。(葉名軒攝)
旁人不理解指「小事」 痕癢失眠有苦自知
不少港人飽受濕疹困擾,有機構進行一項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濕疹患者病情達中度至嚴重,兩成半人曾經出現細菌感染,逾一成更曾因濕疹入院治療,惟半數人認為現時治療成效一般,患者備受壓力。有議員表示,本港皮膚科人手編制不足,門診平均輪候時間長達763日,最長輪候時間更達1,274日(近3年半),促當局增撥資源,如設皮膚科治療中心分流患者。衞生署稱,2022年轄下診所共處理6,665宗濕疹新症,最常見的異位性濕疹佔了2,426宗,截至今年8月31日,轄下皮膚科服務診所共有53,246人輪候。
香港皮膚健康基金本月上旬訪問了105名濕疹病人,結果發現,62%受訪者的濕疹病情介乎中度至嚴重程度 ,56%患濕疹5年或以上,73.3%的濕疹主要在臉部及頸部的顯眼位置;近九成患者認為濕疹最影響外觀,其次為情緒(75.2%)及睡眠(71.4%);87.6%認為濕疹對其生活造成中度至極大影響。
調查又發現,69.5%患者在抓癢時有滲水或流血情況,16%更曾因濕疹而入院,6%現仍須定期入院治療濕疹。有84%認為各界對濕疹患者支援不足。另外,有86%受訪者稱曾受別人不理解濕疹病情的嚴重性,顯示公眾對濕疹有所誤解。
免疫抑制劑藥物 公院未普及使用
濕疹患者芳婷於10年前發病,多年來病情時好時壞,今年3月更嚴重發作,除了紅腫及痕癢,皮膚更出現疼痛,即使搽藥膏仍無幫助,病發時,濕疹多數出現在面、頸等顯眼位置,令從事表演工作的她無法上妝,影響工作機會。芳婷表示,即使患病多年,自己對濕疹認識有限,因坊間甚少相關資訊,治療方法只認識類固醇,多年來依靠戒口控制病情,直斥當局「零配套、零支援」。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濕疹雖非致命疾病,但其引起的症狀,例如皮膚痕癢、乾燥、紅腫等,卻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甚至出現情緒問題。陳指本港數年前已引入外用PDE4抑制劑、JAK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等新型藥物,惟公院仍未普及新治療方法。
陳厚毅指,濕疹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陳厚毅指,濕疹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陳厚毅指,濕疹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