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上調中國GDP預測

不是說美國和西方國家看淡中國經濟嗎?如今又改口了,踏入10月,美國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接連出手,分別將今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預測4.7%和4.8%,調升至5%。過去半年,不少外國金融機構一度「唱衰」中國,但觀乎10‧1黃金周假期,內地各處旅遊點黑鴉鴉滿是人潮,全國出行人次更創出歷史紀錄,愈是長途旅程,愈受歡迎。
3年新冠疫情過後,中國老百姓不像是變窮了,反倒遊山玩水的興頭甚高,看着看着,好些西方專家也得向現實低頭,承認中國經濟前景,絕不如早前預測般悲觀。不過,話也要說回來,中國經濟比起西方國家或許略勝一籌,但是全球經營環境依舊惡劣,繼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之後,如今以色列和哈馬斯組織又大打出手,世界並不平靜,中國很難獨善其身。
昨日談到,筆者趁黃金周假期,到廣州尋親訪友,走了一趟。親友中不乏營商者,據他們所說,3年疫情期間,出口業務非但不難做,甚至還有增長,反倒疫情過後,生意急轉直下,現在是僅能回本,勉強保住員工飯碗而已。
究其原因,是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拖累了全球經濟,來自美歐各國的商業訂單銳減,中國的出口廠商少不免會受到影響。以歐洲聯盟為例,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貨物進口量大跌22.6%。不少西方人犯窮,正為三餐而憂,又哪有餘錢去購買太多亞洲消費品?
套用一句老話,中國經濟「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經過近幾年的考驗,中國生意人更應明白光靠外國市場不行,要積極發展內需業務,我國有4億中產人口,內藏無限商機,靠他們,才是最靠得牢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