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紅肉攝取量愈高 二型糖尿愈快到

趙潔(右一)建設市民應控制紅肉攝取量。 趙潔(右一)建設市民應控制紅肉攝取量。
趙潔(右一)建設市民應控制紅肉攝取量。
港大調查風險增44% 常見共患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在全球中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二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常見的共患病,亦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港大醫學院昨公布一項調查,發現當人類紅肉攝取量愈高,患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則愈高,若每天多攝取50克加工紅肉,患心血管病及二型糖尿病風險,分別可增加26%及44%。研究團隊建議,市民應該控制紅肉攝取量,以減低患上相關疾病風險。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團隊大規模分析逾440萬人研究數據,以每日多進食100克未加工紅肉,以及每日多進食50克加工紅肉計算,發現不論加工或未加工紅肉,隨着攝取量增多,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風險會隨之增加。
東方飲食文化 中風比率較低
團隊又指,雖進食未加工紅肉較加工紅肉的風險稍低,但研究亦發現,每日多進食100克未加工紅肉,也可使罹患心血管病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11%及27%。
團隊又比較東西方飲食文化中風險的差異,發現東方飲食文化帶來的中風及二型糖尿病風險比率低於西方。結果顯示,若每日多進食50克加工紅肉,以及每日多進食100克未加工紅肉,在東方飲食文化下,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率為0.96,西方飲食文化下的風險比率則為1.51;至於中風風險比率,前者則為0.71,後者則為1.13。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趙潔表示,世界衞生組織已分別將加工肉及紅肉,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和「第2A級致癌物」,反映不論加工與否,均對人體構成疾病風險。不過,隨着香港傳統飲食文化漸被西方影響,市民於日常飲食中,時常攝取加工肉等高脂肪乳製品。
港人食肉量不斷增加惹關注
她續指,本港肉類輸入量逐年遞升,反映港人食肉量不斷增加,憂慮如果港人食肉量持續上升,便可能步美國、歐洲和澳洲等西方飲食文化地區後塵,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為了保護個人心血管代謝健康和全球公共健康,以及減低患上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風險,市民應該控制紅肉攝取量。
港大調查指進食紅肉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港大調查指進食紅肉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
港大調查指進食紅肉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