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引進辦接觸200企業 僅15%落戶本港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搶人才、搶企業」。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搶人才、搶企業」。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搶人才、搶企業」。
【本報訊】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搶企業」,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等。港府最新指,辦公室已接觸逾200家企業,當中僅15%會落戶本港;輸入人才計劃則收到16萬宗申請,當中逾60%已獲批,而已來港的人數已超過政府目標。
港府去年12月底成立「引進辦」,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引進重點企業。財金官員昨日在「香港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上表示,引進辦至今已接觸超過200家企業,當中近30家已經或準備落戶來港,或擴充在港的業務規模,料初期會在香港合共投資超過300億元,創造過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大部分為科研或管理層職位。
至今輸入6萬人才
他提到,引進的企業中包括人所共知的龍頭企業,將有助吸引上下游公司來港,加速建立產業集群,而規模較小但擁有技術較前沿的初創企業,就可加強本港科研創新的動力,也有助吸引投資和人才,加速相關生態圈發展。
「搶人才」方面,財金官員提到,截至上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一共收到16萬宗申請,當中超過10萬宗獲批,其中「高才通計劃」共收到超過5萬宗申請,當中超過3.9萬宗獲批;至今已有6萬名人才來港,超越政府年初訂下全年3.5萬人才的目標。
官員指出,不同的經濟體都在力爭高質量的人才和專業人士,本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也要從國際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才能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港樂意跟其他大灣區城市攜手並肩,在人才發展上加強協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