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科技制裁無效 怪論自我壯膽

兩年前的9月25日,「華為公主」孟晚舟獲釋歸國;兩年後的同一日,華為舉行全球發布會,一口氣推出多款旗艦產品,包括「機王」Mate 60 RS、智能手錶、平板、智慧屏等,正式向世人宣告,華為突破了美國科技封鎖,有能力自主研發高端晶片,實現大量生產,完美演繹了《王子復仇記》。
此前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期間推出的Mate 60 Pro,不僅在國內造成搶購風潮,雷蒙多更直認為此感到不悅,回國後即揚言美國不會向中國出售任何高端半導體,兩國對抗愈演愈烈。然而,不管美國如何打壓中國、禁制華為,都無法阻止中國和華為突破封鎖,實現科技崛起,同時反映美國的制裁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明明是美國失敗了,但當地又有一種怪論興起,煞有介事說美國成功了。華府智庫「Hudson Institute」分析指出,從中國政府傾盡全力也要扶持華為的行為可見,美國出口禁令確實發揮了作用。因為美國將華為及其70多家子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後,華為無法獲得台積電晶片,惟有轉向中芯晶片,但美國隨後宣布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荷蘭大廠ASML限制對中國輸出極紫外光(EUV)設備。這大幅提高了中芯生產晶片的成本,直接導致該公司今年第2季盈利較去年同期暴跌85.2%。
該智庫又指出,中芯7納米晶片的良率不到50%,甚至低至15%。由於中國缺乏自製EUV技術,禁止出口EUV到中國成為扼住中芯科技發展的關鍵。在這樣不利的環境下,中國政府惟有盡力支持華為,例如補貼華為300億美元來協助它建立自己的半導體廠。
打壓愈大 反抗愈大
看見這樣的言論,都不知好嬲定好笑。美國科技制裁中國,中國得不到高端晶片和高階光刻機是實情,因此迫使中國政府投入巨資讓華為自我研發,相信距事實亦不遠,但這又如何呢?中國不惜人力物力也要突破科技封鎖,向自給自足進發,功在千秋萬世,推動國家更加進步,絕非只計較一時利益。何況華為甫推出新機即引起轟動,國內銷情熱火朝天,日後的收益將會以倍數回報。如果說,美國的出口禁令發揮了作用,那也是跟原意背道而馳的作用,是激勵中國自強、加速與美國脫鈎的作用。
君不見,華為由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到孟晚舟被捕至獲釋,再到這陣子推出多款新產品,不過是短短三、四年間的事。這麼短時間已突破封鎖,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反觀美國停留在零和思維,沒有用同等精力來提升國內發展,還一味夜行人吹口哨,不是製造輿論抹黑中國,就是大肆宣傳怪論自我壯膽,究竟有甚麼意義?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不過幾年光景,華為便重出生天,再過多幾年,中國又會有甚麼更驚人的突破?打壓愈大,反抗愈大,與其發牢騷行歪路,不如重回公平競爭的軌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