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日本自嗨

最近日本媒體大肆炒作中國出現「日本遊」熱潮,聲稱大量中國遊客在十一長假期逼爆日本、中日航班座無虛席等等。事實果真如此嗎?中日航班座無虛席也許是事實,但所謂的大量中國遊客逼爆日本顯然是吹水唔抹嘴。
這個長假期預料多達2,000萬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惟日本團幾乎無人報名,前往日本的主要是個人遊、商務客和留學生,絕非日媒所炒作的「賓虛」場面。目前中日每周往來航班只有300多班次,僅及疫情前的三分之一,座無虛席何足為奇?何況相當一部分乘客是日本人?
明眼人都知道,日媒刻意炒作所謂「日本遊」熱潮,無非想為排放核污水背書,想令中國政府難堪。有的媒體甚至通過剪輯後的採訪,得出中國遊客不介意日本排放核污水、對赴日旅遊沒有太大影響等答案。當然,中國有14億人口,甚麼樣的人都有,包括不少哈日和精日分子,他們也許認為日本排放核污水沒有問題,但絕不代表多數中國人都是這麼想。有日本政客在電視節目中聲稱,中國遊客入境日本必須先喝福島核廢水、吃福島海產。如果有些中國人認為這沒有問題,那是他們的自由,只要自己不覺得丟臉就行,其他人管不着,也不必管。
對中國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堅守原則和立場,絕對不讓日本水產品進口。尤其是日本罔顧國際社會反對聲音,已展開第二輪核污水排放計劃,中國更沒有理由放鬆禁令。實際上,在中國的反制之下,日本水產品銷情慘淡,損失嚴重,東京當局束手無策,只好四處推銷。新任農林水產大臣宮下一郎更親自擔任推銷員,跑到吉隆坡一間零售店向顧客分發帆立貝,企圖說服馬來西亞人多吃日本水產品。這有用嗎?即使馬來西亞人願意捧場,也無法跟中國市場相提並論,何況馬來西亞人根本沒有必要替日本背書。
早前歐盟宣布撤銷對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日本官員洋洋自得,認為歐洲人都能吃日本水產,為何中國人不能吃?其實,歐洲本身的水產比日本更多更豐富,自己也吃不完,怎麼會吃日本水產?歐盟不過是配合美國擺擺姿態而已,小日本信以為真,未免太天真了。很簡單,如果美國和歐盟真的願意力撐,日本大可將所有水產品銷往這些國家,何必還要到處推銷?何必哀求中國取消禁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