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西方政治

西方當前最大的政治問題是民粹主義與納粹主義,兩者性質不同,卻似是互相配合,把持着西方的政治發展,也同時蔓延至西方以外的國家。
民粹主義是社會大眾的無知化,或更準確地是認知趨於淺薄、簡單化和絕對化,沒有深層思考,缺乏獨立和批判性的觀察,隨波逐流,主要是感性決定,但這種感性和認知卻同時是外在塑造。
西方的理論在上世紀便有馬爾庫塞(Marcuse)的單向度之人的概念,和馬魯恒(McLuhan)的媒體決定認知的說法。民粹是以民為主,卻是純粹的單純,由各種大眾傳播以至今天的社交媒體所塑造、主宰,反映着大眾生產、大眾消費形態在人民意識的大眾化。馬爾庫塞與法蘭克福新馬克思主義稱之為假的意識,可又是活生生,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成為主流化的思維言行趨向。民眾的思想行為便只有一個單向度,不會轉變。依這兩位西方上一世紀著名哲學家所言,單向思維與行動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特徵,愈是工業發展這種民粹現象便愈猖獗。不是因特朗普而起,而是早於他的崛起多時。隨着工業社會從西方往外擴展,民粹主義也開始在西方以外地方發展起來。
民粹主義的無知是思維的單向化,不懂分辨,容易被媒體引導。但媒體與所謂意見領袖、民粹主義政治領袖都也是知識淺薄,本身思維也是單向化,容易轉變,不會堅持原則與方向,此所以極易被某些利益與意識形態所利用。
相對來說,納粹主義是意識形態,政治陰謀。其白人種族主義的執着相近宗教,沒有可辯或檢討反思的因素。本也是單向性,但頑固不變與民粹主義的無方向易變,成巨大的差異。因此,它既是現代工業社會產生出來的意識,也有着現代工業社會的強大組織性,優於民粹主義,易把民粹主義利用,作為它達成其意識目標──種族主義的改造及主宰社會與世界。民粹主義與納粹主義同一根源,本質不同,卻不可能抵禦納粹主義有組織有陰謀的競爭。民粹主義可衝擊來自現代工業社會之前的自由主義,衝擊之後的結果不過是為納粹主義掃清障礙,方便後者統治。
烏克蘭戰爭包含了強烈的新納粹主義因素,美國以至北約、歐盟的政軍體系,也同樣地存在着白人種族主義的納粹主義因素。歐洲與美國的民粹主義,不過被納粹主義利用來掃清它執政的內外障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