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生育困擾精神健康 逾半受訪婦女未求助

港大研究香港婦女生育與精神健康調查發現,生育健康問題為婦女帶來情緒及心理影響。 港大研究香港婦女生育與精神健康調查發現,生育健康問題為婦女帶來情緒及心理影響。
港大研究香港婦女生育與精神健康調查發現,生育健康問題為婦女帶來情緒及心理影響。
流產不孕壓力更大 盼社會增理解關懷
最近一項有關「香港婦女生育與精神健康及求助歷程」的研究發現,失胎為其中一項為婦女帶來心理影響的生育健康問題。有44%受訪者因生育問題而遇到精神健康問題,當中逾六成感到情緒困擾,逾四成有焦慮症,近三成有抑鬱;但不足一半人會尋求協助或建議。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陳凱欣表示,婦女面對生育健康問題時未必獲得社會理解,故期望提升公眾對此的認知,明白會帶來的心理影響,讓有需要的婦女獲得適切關顧。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於今年7月至9月經網上問卷,在社交媒體和社區網絡招募,分析356名18歲或以上、曾經歷或被診斷患有生育或生殖健康問題婦女數據,包括約四分之一(26%)曾經歷過流產,其他生育健康問題包括不孕(64%)、多囊卵巢綜合症(39%)和子宮纖維瘤(19%)。研究發現,逾四成半受訪者經歷多於一種生育健康問題,如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肌瘤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有155名(44%)受訪者表示精神健康受到生育問題影響,從而患上情緒困擾(62%)、焦慮症(44%)及抑鬱症(29%);逾36%有超過兩種或以上精神健康問題。
不過,即使出現情緒困擾,仍有超過一半(52%)的人未就其情緒困擾尋求幫助。調查又發現,流產經歷和受不孕問題影響明顯預測一個人經歷的情緒困擾程度,在具有流產經歷的受訪者中,多次流產的人比僅經歷一次流產的人更容易出現情緒困擾。
港大設小組支援失胎父母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陳凱欣表示,生育健康狀況會對婦女產生情緒困擾,對於那些經歷了流產和不孕症的人來說,他們承受更多的情緒困擾,惟當婦女面對生育健康問題未必能獲得理解。她期望,社區可提升對生育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認知,肯定因生育健康問題帶來的心理影響,讓有需要的婦女獲得適切關顧。
本月15日是國際失胎紀念日,港大的失胎支援計劃由即日起舉辦失胎關注周公眾教育活動,包括公眾教育講座、失胎父母支援小組及研討會等,促進為失胎父母建立具同理心及關懷的社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