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港式攬炒政治 美國愈演愈烈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及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黨內初選臨近,兩黨本已相當熾熱的黨爭和內鬥亦不斷升級。首先是共和黨的熱門總統參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先後被控多項與處理機密文件、個人及公司財務、私生活,以及兩年前的衝擊國會山莊事件相關的罪行。
有趣的是,特朗普似乎並不害怕,甚至某程度是歡迎有關控罪,估計因為有不少美國民眾,尤其是共和黨的支持者,都可能會認定這是民主黨拜登政府為了打擊對手而作出的政治檢控,反而有助提升特朗普在黨內外的支持度。在另一邊廂,由共和黨佔多數的美國眾議院,亦針對拜登的家族成員涉及的多項指控,對拜登展開彈劾調查,民主黨則反指這才是政治迫害及濫用議會程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共和黨針對拜登展開的彈劾調查仍未全面展開,眾議院已通過另一項同樣由共和黨人提出的彈劾議案,但今次議案針對的是「自己人」──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主要「罪狀」是他願意作出政治妥協,與民主黨合作提出臨時撥款議案,以避免聯邦政府因財政撥款到期未獲通過,無法向公務人員支薪而陷入癱瘓。
麥卡錫的另一「罪狀」,是他未能捍衞黨內保守派的核心價值,簡而言之是立場不夠強硬,這亦是他在今年初經過15輪的辯論和投票,才能當選眾議院議長的原因之一。
而未知是為了報復還是希望向黨內保守派重新展示其強硬立場,據報麥卡錫在臨卸任前,下令即時收回民主黨籍的前議長佩洛西位於眾議院的辦公室。有指佩洛西曾答應就彈劾議案支持麥卡錫,以報答對方與民主黨合作通過臨時撥款,但彈劾議案投票時佩洛西卻離開了華盛頓,最後全體民主黨眾議員都對彈劾議案投了贊成票。
雖然上述事件發生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卻令筆者感觸良多。其一是許多情景與言行都似曾相識,包括將所有針對政治人物的刑事檢控都說成政治檢控;濫用議會的彈劾及調查程序來打擊、抹黑對手;透過阻撓財政撥款來企圖威脅政府,癱瘓施政;將政治妥協視為罪狀,對願意與對手合作的盟友視作仇敵並全力打壓;長達十多輪的拉布式議長選舉;還有再之前的暴力衝擊及佔領議會大樓等,在落實《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前的香港立法會亦經常出現。筆者當年身歷其境,至今仍歷歷在目。
立場偏激 拒絕溝通
其二是類似的攬炒式黨爭與內鬥,不僅在美國,在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以至泰國、台灣等地近年亦不時發生。部分政黨及政客為了短期的選舉利益,立場愈變愈激,拒絕溝通妥協,只顧政治表態和批評、打壓對手,置經濟發展與社會民生於不顧。有人質疑特區現行的選舉制度和議會文化比較沉悶,但美式、西式的選舉制度和議員表現,又是否真正對香港好?是否市民所願見的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