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患同行:鑽研mRNA 成就醫學諾獎

本年度諾貝爾獎項周一起揭曉,第一個公布獎項「醫學獎」,由抗新冠病毒「功臣」奪得。獲獎的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美國醫學家韋斯曼(Drew Weissman)在研發核苷(nucleoside)基礎修改,及信使核糖核酸用於疫苗技術,配合新冠病毒大爆發,協助藥廠成功研發出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mRNA於1961年發現
Karikó亦曾是研發輝瑞(復必泰)新冠疫苗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的高級副總裁。而此疫苗與莫德納疫苗亦在疫情中廣泛使用,並為數以千萬的接種人士減低因新冠病毒引起的傷亡風險。
mRNA早於1961年被發現,是自然分子,攜帶從DNA到細胞蛋白質製造機制的基因密碼。考里科一路對此技術充滿興趣及熱誠,從事研究mRNA技術數十年亦並未放棄。在2005年,考里科和韋斯曼修改了核苷,那是mRNA基因密碼分子,可將mRNA置於免疫系統的雷達中,而他們共同研發的核苷基礎修改,可阻止人體免疫系統對實驗室製造的mRNA展開炎症攻擊,突破了此作為治療科技的巨大障礙。
信使核糖核酸mRNA其實是細胞核內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的複製,記載一段基因的資料,送出細胞核,再和其他細胞內的物質合作,在細胞質內製造與該段基因相對應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既可停留在細胞表面之上,也可以被送往其他地方,控制身體的各種機能。而在疫苗技術上,所需要的蛋白質便是可令人體產生抗體的病原體蛋白,如冠狀病毒的顆粒表面刺突蛋白。有了這種蛋白,就會刺激免疫系統製造針對性的抗體,建立免疫反應。
由於mRNA不是一種很穩定的物質,注射後它們可能被分解、被免疫系統當成外來物攔截,終止了進入細胞質的過程,影響其作為疫苗的可能性。為了解決這問題,科學家要尋找合適的載體,好讓信差可以順利進入細胞內達成任務。現在新冠病毒疫苗就使用了固體脂質納米粒作為載體。
經過多年來不斷鑽研,mRNA作為疫苗的成功率不斷進步提升。後來遇到韋斯曼看到mRNA的運用潛力,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加以發揚光大,令數以千萬計的人民受惠於此技術而得到抗體保護,兩人同時獲諾貝爾醫學獎,實至名歸。
病人及醫護權益協會召集人龐朝輝醫生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