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全方位開放

香港對外的開放應是全方位的,要改變過往只向西方發達國家開放的格局。
西方利用香港,不是真的將之納入西方控制的24小時金融運作圈內,而主要是以香港作為踏板進入中國內地,不僅用加工貿易謀砍暴利,更是用各種或明或暗、合法與非法的方法、途徑,把中國內地資金引導離開內地,轉移至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由此而得的利潤遠勝於加工貿易所得,是誘騙中國內地耗盡資源和人民的儲蓄,用金融形式來大部分轉移。
一如西方過往轉移中東石油國家的情況。只是中國內地在過去二、三十年的大發展產生出來外逃資金以萬億元計,遠比中東國家所失更多。香港長期便作為中國資金外移的仲介與中轉地。當中國政府認識到危機,開始制止資金外移,中美因此關係轉惡,美國為保證這樣的中國資金能繼續轉移,便出現諸多對中國壓迫的政策措施。香港顏色革命失敗,當然便成為池魚之殃。中國內地外逃資金減少,香港的金融仲介中轉功能便沒法不大幅下跌。失去中國內地資金大規模外逃的因素,香港返回正常的金融功能,也開始受美國制裁中國所累,西方資金撤退,原來發展的格局便改變。
即使在美的中國上市企業等因制裁而返回中國,而大部分遷來香港,因中央政府加強反腐,抑制資金外逃,它們遷移到港也不能繼續以往的胡亂投資與浪費。中央政府監督嚴了,企業暴發奢華的現象減少。同時內地經濟整頓,泡沫爆破,外溢的經濟因素,也大不如前。香港這幾十年靠內地資金、經濟外溢與資金外逃的因素便不可能繼續了,也沒法有其他途徑迅即可填補,反而因此觸發香港本地房地產市場與股市的大跌市。原來包含非法的中國內地因素,今後不可復現,要支撐香港金融體系的發展,便要另尋途徑了。
一是認真地吸引內地中小企業利用香港進軍海外,把對大企業的放縱不管轉變為對中小企業的積極促進。
二是吸納散布在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其、杜拜等地的俄羅斯資金與創業人才,也應積極往俄遠東地區招攬。
中長期則是與新加坡爭奪東南亞的金融主導權,爭取與中東石油基金合作投資中國、東南亞,進軍印度、土耳其、東非等的市場。香港要全方位的轉變與開放才可避免衰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