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元朗廢校舍動土 改建過渡屋

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最快明年第3季落成。(黃偉邦攝) 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最快明年第3季落成。(黃偉邦攝)
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最快明年第3季落成。(黃偉邦攝)
【本報訊】隨着出生率下降,不少學校因收生不足面臨殺校,更有不少村校已停辦多年。過往有不少團體呼籲教育局善用荒廢校舍,惟當局諸多推搪,近一年才始有鬆動。城市規劃委員會去年批准將元朗崇正新村前永安學校政府土地,改作過渡性房屋。項目昨日舉行動土典禮,最快明年第3季竣工,料提供261個單位。
項目由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營運,主要為青年及青年家庭提供過渡性房屋,預計為期不少於5年,已獲批1.4355億元。項目佔地約3,356平方米,總地積比率約1.7、總樓面面積約5,689平方米,將改建一幢一層高樓宇及興建一幢3至4層高樓宇,料可提供約261個單位,容納約523人,最快明年第3季落成。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致詞時指,以往部分家庭遷入過渡屋前,擔心環境偏遠、交通問題,但愈來愈多個案反映,不只小朋友容易適應新校,家長亦很快可在附近找到兼職或長工。她續指,局方最近亦有搬遷津貼,關愛基金批出超過8,000萬元,以一家四口為例,如搬入新界過渡性房屋,可獲約8,400元津貼,用以應付交通費、添置新校服、家具等。
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文偉提到,永安學校原是大樹下天后廟內的私塾,後來搬遷到現址;項目將以大樹下的社區為核心,並以傳承鄉情關愛為服務理念;日後將與不同機構合作,包括工聯會職訓中心、中海物管等,幫助更多年輕人向上流動,促進城鄉共融,服務社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