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此地不宜久留 專才逃亡出走

經歷了絡繹不絕的移民潮後,今年中香港人口出現逾15萬的正增長,為3年來首次止跌回升。高官對此沾沾自喜,認為移民高峰已過,但本地人才招聘顧問公司調查發現,逾半香港專業人士正在考慮或計劃離開香港,當中96%已為海外工作做好準備,60%正在跨國公司尋找職位,而且大都是青壯年。目前各行各業非常缺人,專才卻「走夾唔抖」,競爭力跌跌不休,香港何去何從?
失去希望 不再留戀
正考慮或計劃離港的逾半受訪者之中,36.7%透露擬於未來3至5年內離開;有40%已申請海外工作;逾半專才年齡介乎27至42歲,絕對是香港最重要的人力資產。顧問公司負責人坦言,如此情況令人憂慮,呼籲僱主盡一切努力挽留頂尖人才,包括提供成長和發展機會,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等。然而,薪金並非專才的首要考慮。調查指出,31%受訪者會優先考慮工作保障,而不是薪酬福利,另有其他專業人士關心事業發展、團隊文化,以至內部升遷機會,認為這些對個人和職場生涯成長十分重要。
香港專業人士的薪酬相較外國絕對不低,甚至更為優渥,但仍有逾半人想走,箇中原因便如調查所指非關薪酬福利的事,而是其他更重要原因。所謂個人和職場生涯成長,簡而言之,即是對未來前途的規劃和希望,他們認為在外國較在香港更容易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何會有這些想法?可能與外國較着重自由平等人權有關,但更深層原因,恐怕是對香港前景不信任和失去希望。
專業人士是香港的頂層精英,位於社會金字塔高層,他們理應是天之驕子,卻對香港毫不留戀,此城出了問題,不言而喻。可以看見,香港絕對是一個高壓社會,生活成本高企,競爭激烈,由讀書到投身社會工作,壓力從無間斷。孩子要贏在起跑線,投身職場要步步高升,結婚必須買樓,不少人「成世做樓奴」。反觀外國的生活壓力沒有香港那麼驚人,教育固然較優良和輕鬆,置業更不會被視為人生唯一目標,為了自己和下一代有更好生活,專業人士用腳投票逃離香港,擁抱西方世界,絕對不足為奇。
事實上,這些年外國頻頻對準港人出手,推出各式「搶人」計劃。僅是英國,自2021年1月推出BNO「5+1」移民簽證計劃後,截至今年首季,當地政府共接獲17.25萬份申請,當中超過11萬港人已抵達英國。還未計及加拿大、澳洲也紛紛降低移民門檻,香港專才出路更多。反觀港府毫無「留人」計劃,一副「你走你事話之你」的態度,就連明知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港府也是無所作為,甚至認為不宜干預市民生育意願。
搶人無功 留人無計
更不必說,本港治安顯著惡化,南亞假難民勾結本地黑幫形成治安大毒瘤,由打劫到仇殺再到販毒皆見他們身影。今年首8個月本港錄得的罪案數字高達58,453宗,較去年同期急增34.6%,難為高官仍然把頭埋在沙堆,推說罪案數字高企是社會復常所致。稍有「身家」的香港人擔心人身安全走為上着,可謂合情合理之至。
再說,別看港府聲稱「搶人才」計劃奏效,截至今年7月共收到約12萬宗申請,超過7.5萬宗獲批,已有逾3.8萬名申請人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僅7個月就超越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人才的目標云云,但正如本地人力資源公司指出,這些數字存在「水分」。就以「高才通」為例,申請人毋須事先獲僱主聘用,只要在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並有3年工作經驗就符合資格,惟這些「高才」到港後究竟從事甚麼高端工作,甚至會不會工作都是疑問。有例子是這樣的:內地「高才」獲批後,只是將「高才通」寫進履歷,提高他們在內地的叫價,根本無意貢獻香港。一項本港商界的調查亦顯示,74%受訪企業仍面臨人才短缺問題,當中逾八成表示情況已持續一年以上,反映本港一方面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又吸納不到足夠人才填補空缺,問題依然無解。
「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香港目前面對的困境,絕非高官故作輕鬆一句「國際城市進進出出很平常」便能蒙混過關。移民潮已令本港勞動人口出現斷層,社會老化更是埋下競爭力無以為繼的隱憂,何況新生人口屢創新低,搶人才又未建奇功。港府再不想方設法留住人才,改善施政,專才逃亡潮只會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