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盟友自身難保 俄烏此長彼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年底出訪美國,獲拜登總統承諾提供450億美元援助,聲稱美國人民不讓烏克蘭及澤連斯基孤身一人,但這張空頭支票至今未能兌現,原因之一是美國政府自己也陷入財政危機。
持續戰爭 大局難扭
隨着總統初選臨近,民主共和兩黨就非法移民及汽車工人罷工等國內議題爭持不下,美國政府再次面臨撥款中斷,被迫關門停運的財政懸崖。至日前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臨時撥款法案,但有效期只有45天,而兩黨的妥協條件之一,就是剔除原有的烏克蘭軍援撥款,因為有不少議員認為這是非緊急和不必要的。
除了美國,烏克蘭的多位「忠實」歐洲盟友,也因為國內政治或經濟等理由,而對持續援助烏軍以至俄烏戰事的本質出現態度轉變。首先是近年立場強烈反俄,一度成為烏軍最大支持者的波蘭。自從黑海糧食協議告吹,烏國經海路南下出口農產品受阻,便惟有轉向西面的歐陸國家傾銷,導致波蘭等鄰國的農產品價格急跌,打擊當地農民生計,繼而影響了其政府的對烏立場。波蘭總理早前表示不會再轉移武器給烏克蘭,到其後遭到其他西方盟友質疑,才改稱為一場誤會。
另一受烏國農產品影響的鄰國斯洛伐克,在國會改選後可能轉由立場親俄的右翼政黨執政。該黨領袖揚言上台後會停止援助烏軍,以及不會執行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國際通緝令。
距離戰場最遠的英國,其新任國防部長日前聲稱會派遣英軍到烏克蘭協助訓練當地士兵,可是不夠兩天就被首相辛偉誠喝停。皆因英國政府本身也債台高築,多個地方政府面臨以至已宣告破產,還有經濟差、通脹高、非法移民多和豆腐渣校舍等諸多問題,辛偉誠首要保住的是自己和保守黨的執政地位,英國人對烏克蘭的支援可能僅限於出口術和祈禱。
其實法國、德國兩大歐盟大國,也曾要求烏克蘭與俄國談判求和,但有指澤連斯基建議西方先加大軍援支持烏軍反攻,爭取更多籌碼後再展開和談。
不過,所謂的大反攻一直似有若無,零星的偷襲和暗殺扭轉不了大局。烏國不時爆出的侵吞西方軍援及轉售武器醜聞,更不斷蠶食烏軍的道德高地和國際支持。澤連斯基先後撤換了多名軍官與高官,據報就是涉及虛報軍情和貪腐問題。
烏軍的最大敵人,可能其實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若他在明年大選後再次掌權,不排除他會像當年與塔利班和解及從阿富汗撤軍那般,尋求與普京議和以求終止對烏克蘭的援助。屆時烏國邊境與基輔國際機場,肯定又會擠滿逃離出國的難民人潮。澤連斯基此時若非被俄軍拘捕或遭不滿的民眾推翻,就是已身處境外接受政治庇護之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