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增使用AI注意事項 考評局:生成作品須列撮要

考評局更新「校本評核簡介小冊子」,學生若曾參考AI軟件生成的內容須列明撮要。 考評局更新「校本評核簡介小冊子」,學生若曾參考AI軟件生成的內容須列明撮要。
考評局更新「校本評核簡介小冊子」,學生若曾參考AI軟件生成的內容須列明撮要。
【本報訊】人工智能工具(AI)愈趨普及,繼早前多間大學針對學生使用AI發出指引後,考評局早前更新「校本評核簡介小冊子」,新增學生使用AI的注意事項,建議學生若曾參考AI軟件生成的內容,須列明使用過程撮要及輸出撮要。
2024年中學文憑試(DSE)將有12個甲類高中科目設校本評核(SBA),2019至今錄得一宗SBA嚴重抄襲個案,涉事考生的相關課業得零分,該科成績亦被降一級。就使用AI事宜,考評局稱,如考生把他人完成的習作,包括以AI軟件生成的作品,無論是部分或全部,當作自己的作品向教師遞交;或從書本、互聯網等其他來源直接抄錄部分或全部資料而沒有註明出處,均屬違規行為。
教師:有信心識別畫作
至於教師評分,考評局稱,任課教師應留意學生進度,以核證習作是學生本人作品,「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與學習進度,只要適當監察,應能發現違規」。高中視覺藝術科以作品集為SBA,學生須提交研究工作簿及4件藝術創作或評賞研究。
現時AI軟件可生成電繪作品,有視藝科老師指不太擔心學生直接遞交AI畫作,有信心識別。
中文科則以閱讀活動為SBA,學生須完成不同類型語文作業、文字報告及口頭匯報等,有中文科教師認為中學教師普遍掌握學生能力,不難發現抄襲。若學生不曾閱讀,口頭匯報教師多問幾個問題便會露底,文字報告則以閱後感為主,較少涉書籍內容、寫作手法等,加上教師團隊會自行搜集相關網上範本、AI可能生成的內容,對學生能參考的資訊一般均心裏有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