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日本已經束手無策?

日本新任農林水產大臣宮下一郎召開記者會,手裏拿着「吃吧‧日本」的標語牌,希望每個日本國民每月能吃一顆帆立貝,這樣一年就能吃12顆!而且每次吃一顆也不太可能,所以希望每次吃幾顆來支持日本水產。
這不免令人想起之前台灣在遇到鳳梨、石斑魚等農漁產品遭大陸限制時,官員也是出面要求民眾大吃鳳梨,甚至是「班班石斑魚」硬塞給學生的做法。這其實等於告訴世人,相關單位已經束手無策,如果大家不幫忙吃,政府已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2022年日本共出口17.9萬噸帆立貝到大陸與香港,理論上每個日本民眾每年只要多吃5至7顆,就可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日本每年自己本就消費帆立貝約22萬噸,所以這意味着日本國內必須對帆立貝消費接近倍增,才可能弭平產業所受到的損失。問題是,這波因為日本排放核污水受害的水產並非只有帆立貝,而是日本整個水產業都被波及,去年日本對大陸與香港出口的水產品總值1,626億日圓,帆立貝佔600億日圓,若大家都吃帆立貝,其他的水產又要靠誰來拯救呢?
何況核污水預計排放時間長達30年,難道日本國民能夠配合多吃30年之久嗎?更別提事實上不只中國大陸,南韓甚至美國對日本水產也產生疑慮,開始削減進口的數量,就連日本民眾也無法信任核污水的安全性,以致日本國內水產價格已大跌了30%至40%,這樣下去,日本難道能夠靠着補貼與民眾大吃就能解決水產業的危機嗎?為了東電公司的利益,日本已損失了數千億日圓,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即停止排放核污水,否則效應必將持續擴大,日本水產業將面臨泡沫化的嚴重危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