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初入職場 大學生收入中位數 追和97年水平

有研究發現去年大學生初入職時的收入中位數逾1.7萬元,相當於1997年水平。(黃偉邦攝) 有研究發現去年大學生初入職時的收入中位數逾1.7萬元,相當於1997年水平。(黃偉邦攝)
有研究發現去年大學生初入職時的收入中位數逾1.7萬元,相當於1997年水平。(黃偉邦攝)
【本報訊】不少本港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悲觀、迷茫,主因之一是欠缺上流機遇。有最新調查發現,年輕世代的收入出現較明顯改善,年約20至24歲的大學生,去年初入職時的收入中位數逾1.7萬元,相當於1997年水平。惟近年大學學歷持續「貶值」,調查的團體鼓勵青少年亦應多自我增值,應對職場發展。
新青年論壇參考1987年至2022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中,具有大學學歷人士的收入數據作分析,並以每5年劃分歷代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差異。結果發現,最新一代年輕人扭轉了過往「愈年輕收入愈低」的趨勢,第八代年輕人,即1998至2002年出生、年約20至24歲的人士,去年初入職收入中位數是17,424元,相當於1997年水平,且接近歷史水平;與第四至七代年輕人初入職只有1.4萬至1.5萬元相比,亦有明顯改善。
從事低技能職位趨增
研究同時發現,本港過去20年的大學學歷勞工供應,不斷增加,惟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亦不斷上升,單是2018年,近17%大學學歷勞工從事低技能職位,創歷史新高,反映大學學歷貶值的情況持續。儘管比率曾一度回落,惟過去兩年再度上升,情況並不樂觀。
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指,年輕人收入改善與移民潮有一定關係。過去數年數據反映,有相當數量的高學歷專業人士,如教師、會計師、律師、醫護等移民外流,以致相關業界高薪請人填補空缺。惟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包括貿易戰、美國加息、內地經濟轉型等因素,香港經濟難以獨善其身,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及增速改善情況或難以持續。團體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引入新經濟發展,擴展不同類型工作予青年嘗試。青少年同時應增值自己,例如修讀碩士課程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