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剩餸菜可堆肥 植物更茂盛
【本報訊】中秋將至,跟親友「做節」餐餐大魚大肉,難免剩下大量餸菜。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團隊在去年11月,獲環保署及其承辦商委託,研究把廚餘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堆肥,用於園藝栽種的成效。結果發現,若適當應用相關堆肥,不但有助改善土壤酸鹼值、透氣度和持水能力等,亦可令寬葉十萬錯、豬毛蒿等本地植物,生長得更茂盛和翠綠。
O‧PARK1是香港首個將廚餘轉為電能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用作發電,厭氧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則可轉化成為堆肥,平均每100噸廚餘,會生產約5至6噸副產品堆肥。IVE團隊在研究期間,以不同比例混合40多公斤O‧PARK1堆肥及其他常用栽種泥土,如黃花沙和茸草等,並栽種4種香港市區常見植物,包括大紅花、大葉龍船花等約一個月,及後再採集約50個泥土樣本,並進行實驗分析。
泥土透氣度持水能力高
團隊指,分析顯示,O‧PARK1堆肥可將土壤酸鹼值維持在近pH6.5至7.5的中性水平,泥土透氣度及持水能力較使用一般化學肥料好;加入相關堆肥的土壤,其氮磷鉀成分也較豐富,有充足營養。建議將堆肥與黃花沙按2:8比例混合使用,以及採用追肥方法,在施肥時圍繞植物根部的滴水線直接施肥。愉景灣現已在栽種寬葉十萬錯、豬毛蒿和假杜鵑時應用相關建議。若市民想用O‧PARK1堆肥在家種植,到任何一個「綠在區區」設施,即可以綠綠賞積分免費換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