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勞工界倡推動工地科技 改善職安

【本報訊】上周日柯士甸道西發生致命工業意外,兩名工人被困地底一晚始被發現,最終兩人吸入有毒氣體不幸身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在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事宜,連日來都有不同界別就此議題發聲。建造業總工會代表指,現時法例有清楚列明密閉空間定義,認為法例足夠,重點是如何落實。而勞工界議員促政府加強推動於工地應用科技,改善職業安全。
建造業總工會安全顧問李光昇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法例有清楚列明密閉空間定義,包括被圍封及會產生可預見的指明危險,而在密閉空間工作要根據一定程序,包括作出風險評估等。過往曾發生密閉空間事故,當局亦收緊法例,他認為現時的法例足夠,最重要是如何落實。對於今次事故,如管道上鎖但仍有人在內,是較少見,至於責任誰屬,要由相關部門調查。
密閉空間法例規管嚴格
出席同一節目的勞聯主席、議員林振昇就指,如屬密閉空間,根據法例規管嚴格,包括要與在內的工友保持聯繫,環境是否通風或呼吸器是否足夠,並需要配備救生繩索等。即使不是密閉空間,亦不代表承辦商或主事人無法律責任,因為根據職業安全法例,需要確保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如工地的工友達到某個數目,需要聘請安全主任或安全督導員,他們要了解風險才讓工人工作。
林振昇認為,政府可以加強推動科技改善職業安全,例如一些工務工程地盤有智慧工地設施,工人戴上手錶便知道他們的位置,方便管理,但一些中小型承辦商或私人地盤未必會應用,政府能否提供資助,吸引他們使用科技,減少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