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是否必要通波仔 新技術揭謎底

團隊證實新技術有效辨析患者是否需要通波仔。(李志湧攝) 團隊證實新技術有效辨析患者是否需要通波仔。(李志湧攝)
團隊證實新技術有效辨析患者是否需要通波仔。(李志湧攝)
毋須額外導絲藥物 準確率達93%
心臟病是香港第3大殺手,當中冠心病佔約六成。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治療方法之一。香港大學醫學院近日證實一種新檢測技術,聲稱可以辨析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通波仔,有效減少三成不必要的手術,減省手術費用及避免手術風險;相關研究結果已在期刊《心血管轉化研究雜誌》發表。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姚啟恒指,冠心病一般依靠藥物治療,例如阿氏匹靈、膽固醇藥等;部分患者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在冠狀動脈的狹窄處植入金屬支架,以撐開血管、維持心臟供血。全港每年約進行350至500項通波仔手術。
通波仔前,醫生通常以血管造影,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及收窄程度,以決定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姚表示,早前有研究發現,血管狹窄未必會影響血流,放入支架並非必要。如在這種情況下通波仔,非但不會改善病情,亦有機會為病人帶來損傷,甚至增加血管的堵塞風險。
為更準確判斷血管狀況,醫生可透過「血流儲備分數」(FFR)指標,協助評估血管狹窄對供血的影響。FFR的正常值為1,若果是0.8或以下,即血管的狹窄情況會影響供血,醫生會隨即安排通波仔。姚啟恒補充,FFR已有20年歷史,亦是業界的「金標準」 ,國際臨床指引已正式建議在計劃通波仔前使用FFR。
以電腦模型直接估算
不過,量度FFR需要額外置入導絲及注射藥物,病人須承受額外的手術風險,且整體手術時間亦會增加,加上收費約一萬元,故臨床使用率偏低,以香港為例,只有不足5%的冠心病患者在通波仔前曾進行FFR檢測。
有見及此,約5年前有科研團隊開發一項新技術「冠狀動脈造影血流儲備分數系統」(caFFR),毋須額外導絲及藥物,以電腦運算模型從血管影像直接估算FFR。姚啟恒指,技術目前已被內地、歐洲、東南亞等國家採用;據外國數據,其準確度可達90%至95%,收費約5,000元。
為估算caFFR對本地病人的成效,港大團隊早前進行回顧性研究,以新指標重新計算過往瑪麗醫院1,308名冠心病患者、共3,329條血管的影像,評估血管的供血情況。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梁嘉霖醫生指出,caFFR成功為患者辨析出心臟缺血情況,心臟缺血的病人進行通波仔後,3年內的死亡及心肌梗塞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減少57%;至於沒有心臟缺血的病人,通波仔則不會帶來明顯效益。
不良事件發生率減19%
梁續指,綜合而言,如以caFFR作為基準,協助判斷是否要做通波仔,無論患者最終是否要做手術,都可有效減低病人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9%,證明caFFR在臨床上有實質用處。梁補充,團隊曾就caFFR的準確度進行研究,發現相比金標準,前者準確度約92%至93%。
姚啟恒說,根據外國情況,只要計算FFR,不論是使用導絲或以caFFR估算,即可減少兩至三成病人放支架的考慮。目前香港未能使用caFFR,需經醫院管理局的申請流程,姚冀日後進行更多臨床研究,增加本地病人應用新指標的信心。
通波仔是冠心病治療方法之一。通波仔是冠心病治療方法之一。
通波仔是冠心病治療方法之一。
使用caFFR可讓病人避免進行不必要的通波仔手術。使用caFFR可讓病人避免進行不必要的通波仔手術。
使用caFFR可讓病人避免進行不必要的通波仔手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