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經濟差內需弱 欠繽紛照熄燈

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疫後本港夜市疲不能興,跟一橋之隔的深圳愈夜愈有機猶如冰火兩重天。銅鑼灣、灣仔等旺區,8時過後冷清清,商舖索性關門已成常態。有見及此,港府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振興夜經濟,特別選了一些地點開設海濱夜市,並要求發展商延長旗下商場營業時間,用心良苦。然而,有沒有效果呢?
筆者在過去的周日、亦即「香港夜繽紛」啟動後第3日,晚上到銅鑼灣吃飯並順道逛一逛,發現時代廣場一帶未見熱鬧,光顧的中式食肆在8時過後只餘寥寥幾枱客。反而9時許港鐵擠滿乘客,大家紛紛趕回家,似乎寧願早點歸去,也不想在外流連。
傳媒亦特地到幾個大型商場視察情況,例如觀塘apm商場,大部分店舖在晚上9時許已關門,一些專誠來逛夜街的市民失望而回。太古城店舖關門更早,除食肆及超市,其他商店一律8時拉閘,顯然沒有響應港府號召。這也難怪,延長營業時間意味需要更多人手,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早就指出,普遍商戶連日間生意都欠缺人手,缺口達一至兩成,不少員工嚴重超時工作,並無條件延長夜市。港府昧於現實,懶理業界困境,激活夜市顯然只是一廂情願。
這只是簡單的供求關係而已,若然顧客絡繹不絕,市道熱火朝天,不用政府帶頭發起,商戶也會自動延長營業時間,畢竟商人逐利,有生意豈會不做。但事實卻是本港內需疲弱,大家不願在港消費。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直指,全球經濟不景,香港同樣受到大環境影響;加上至少有20萬人移民,而且多數為中上階層,令香港內需疲弱,夜經濟難有起色,可謂道出了實情。
海外消費報復式大增
不管港府願不願意承認,這一波移民潮對香港已造成結構性打擊,除了勞動力劇減,香港資金外流亦是不爭的事實。單是以永久離港為由申請提取強積金的宗數,今年首季有6,700宗,涉款15.7億元;第二季有7,300宗,涉款逾17.8億元。而上述數字已較去年高峰期回落,這兩三年間流失了多少強積金供款,當中有多少是因為移民,想也想得到。
雪上加霜的是,疫後復常刺激港人報復式外遊,導致本地市道更加慘淡。金管局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尾信用卡及儲值支付工具數據,季內信用卡交易額為2,174.4億元,當中23.3%為海外消費,比例是2013年首季提供細分數據以來最高。筆者身邊不少朋友便常常往日本南韓跑,到了當地例必爆買,返港後則減少消費。至於每個周末蜂擁北上的港人更非少數,入境處數字顯示,7月有逾452萬人次港人經陸路北上,至8月北上人次更激增至約598.5萬。此消彼長,香港夜市想不拍烏蠅也難。
在沒有利好因素之下,「香港夜繽紛」真的繽紛得起嗎?若搞了一場大龍鳳仍然無法激活夜經濟,港府還有何板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