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表裏之爭

中美關係會怎樣走向呢?
對美國而言,當然是表面與中國和好,製造出和平友好的氣氛,目的是要中國政府依美國的需求行動。一是政治上不要對美國的挑釁作出強烈反制,妨礙美國在中國周邊和國際上對中國圍堵制約的部署。
二是中國要像2008年那樣,出錢幫助美國度過當前加息帶來的國內經濟困難,中國不能在美國撤資、拋售美國國債,反而應把資金大量投入美國,讓中國企業、中國富人把資金從中國調往美國,支撐美元強勢,填補美國資金缺口。讓人民幣貶值來捍衞美元的強勢,使美國加息可以打擊歐元及國外向其挑戰的金融勢力,卻減少美國國內金融危機的風險,使美國可順利克服另一個2008年危機來臨的威脅。與此同時,美國可借人民幣、人民幣資產和中國金融(股市、債市、樓市)疲弱來鼓動國際資金(包括中國本身的資金)撤離中國,投入美國,進行資金從中國大撤退的部署,加快完成對中國的金融脫鈎。
這應該是美國對華的戰略大布局,表面的和解不過是一如2014年《明斯克協議》對俄羅斯的欺騙做法,迷惑中國,也動員中國國內的親美勢力配合。
對中國而言,美國在實際行動方面加緊對華施加壓力,絲毫無退讓和解的傾向。但是,中國國內還有不少迷信韜光養晦、害怕與美國抗衡,也有利益與價值觀都親美的勢力,面對美國口頭的和解,他們都會鼓吹用中國的讓步來換取美國取消敵對和敵意。美國和解的姿態正觸發中國內部的爭議,美國的撤資和人民幣顯現的金融危機風險也產生出巨大政治壓力,要求中國金融財政外匯政策改變,以適應附從美國來逃避危機。中國國內外的問題一下子變成親美抗美之爭,甚至涉及保衞改革開放之爭,後者把改革開放簡單化和政治化為依從美國的「市場」勢力,放棄代表中國國家利益的政治力量。美國幾十年在中國培植的親美人脈、勢力和價值觀念,開始發揮其政治作用了。
中美之爭便進入關鍵階段,中國能否堅持本國利益,不為美國的諸多公關做作所迷惑呢?抑或是不為所動,還是按本身的步伐,構建防衞體系,對抗美國今後將會加強的壓力?中國怎樣取捨,將會決定在今後中美之爭中能否有力保衞中國人民利益與國運,不會最終走上蘇聯覆轍。這是歷史抉擇的時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