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疫情早成過去式 黑碼存在無價值

民有所呼,東方即應;東方一呼,各界響應!東網節目《東呼即應》自推出以來好評如潮,點擊率一枝獨秀,而市民投訴的問題只要一經報道,無不旋即獲得解決。《東呼即應》再接再厲,反映港人極之關心的北上「黑碼」安排宜及早取消,皆因此舉既浪費時間,又刁難長者,而且疫情早成過去,根本不需設限。結果節目播出後,內地推出新版簡化申報項目。
民有所呼 東方即應
港人不論前往內地還是從內地返港,均要掃描俗稱「黑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就算即日來回也要兩次申請兩次掃碼,廢時失事。別看申請手續在手機「搞掂」看似簡單,但對於長者來說卻是一種刁難,老人家不熟悉手機科技,結果不是麻煩子女代勞,就是索性不敢回鄉,誠然是一種擾民措施。即使用慣手機的年輕一輩,對於掃碼也是大感麻煩,尤其不時出現「彈App」、口岸斷網等問題,往往造成口岸堆積長長人龍等候掃碼,非常不便。
正如有市民指出,新冠疫情早成過去,就連內地也老早無人戴口罩,偏偏港人北上依然要掃碼,實有歧視之嫌。專科醫生亦認為毋須多此一舉,即使取消黑碼也不會引致疫情大規模爆發。連專業人士都有此一說,顯見黑碼安排不過形式主義,實際作用近乎零。
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由於過關人潮太多,羅湖口岸上月12日曾一度採取「人性化便利措施」,前往深圳方向人士不用掃碼,過關人士經疏導可直接入境。既然「人性化便利措施」可因時制宜推出,何不索性直接取消黑碼一了百了?
《東呼即應》探討黑碼問題播出後15小時,深圳口岸辦公室隨即於昨日早上11時公布優化調整健康申報內容,刪除「境內居住地」、「座位號」等申報內容,簡化「旅居史」、「聯繫方式」的填報要求。優化後的入境申報內容由18項減至10項,出境申報內容由17項優化至9項,往來港澳人員申報內容由11項優化至9項,並於上周六凌晨零時正式上線啟用,可見《東呼即應》急民所急,一呼百應,真正幫到手!
然而,要全面取消港人北上南下黑碼安排,還須港府積極反映及爭取,奈何當局踢一踢也不願動一動,即使不少議員也有同類提議,掃除兩地通關障礙依然未有寸進,令人失望。再說,中港是一家,港人前往澳門也不用掃碼,為何同樣是一橋之隔的深圳卻要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取消掃碼 便利過關
入境處數字顯示,7月有逾452萬人次港人經陸路北上,南下的內地訪客人次則為174萬;至8月北上人次激增至約598.5萬,南下旅客雖升至302.8萬人次,惟北上南下的差距進一步擴闊,7月及8月北上港人均較南下內地旅客多接近一倍,8月每個周末的南下北上差額更逾10萬人次。這反映了港人北上需求殷切,若取消黑碼安排,過關效率必定可大大提升。
當然,有關數字同樣反映深港兩地此長彼消,深圳旅遊消費的吸引力愈來愈大,反觀香港旅遊業到了瓶頸,無法吸引更多旅客訪港,這才是最大問題。港府日前啟動「香港夜繽紛」計劃,即日起橫跨至2024年春季,將推出多項刺激夜經濟活動,然而僅啟動禮上的白色「喪獅」已鬧出笑話,出「獅」不利,貽人話柄,「香港夜繽紛」能否收到預期效果,令人不敢樂觀。
何況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深圳當局幾乎在同一時間公布21條促進消費措施,包括向港澳旅客發放專屬消費券、打造10個以上港人旅遊消費服務示範街區等,搶客非常積極進取。可以斷言,一旦內地連黑碼安排也告取消,本港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肯定「死多兩錢重」,港府有沒有應對方案?
不管怎麼說,隨着中港全面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任何阻礙人民交往的行政措施,可以取消便應該取消,可以減少便必須減少,甚至乎,若有朝一日將回鄉證與身份證的功能合二為一,港人只需一張身份證便能過關,豈不快哉?但與此同時,港府亦不能不思進取,必須想方設法提升本港旅遊吸引力。否則,一味旨意「阿爺」打救,只會被深圳等周邊城市繼續拋離,勿謂言之不預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