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避重就輕荒謬 愧為國際機構

西方國家經常把「公平」、「民主」、「自由」等詞彙掛在嘴邊,說得動聽;然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絕對公平」,能做到「相對公平」,已經算是不錯了。在現實中,更多的是「強權即真理」,只要國家足夠強大,甚至可以無視國際規則,誘使國際機構為其背書。
睜眼說瞎話惹人討厭
在俄烏戰爭中,英國及美國先後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惹來各國強烈反感。之不過,一方面是怯於英美的強大話語權,另一方面則基於烏克蘭正抵抗俄軍入侵,而貧鈾彈是用於防衞用途,各國再反感也只好視若無睹。保持沉默不一定是壞事,畢竟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但是,像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那般,為了討好迎合英美,故意以文字藝術來「美化」提供貧鈾彈的行為,睜眼說瞎話,實在是惹人討厭。
貧鈾彈是指以鈾238的硬質合金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炮彈,雖不被視為核武器,濃度也比天然鈾低很多,惟依然具有低水平輻射,爆炸後產生的具放射性粉塵,更可以停留相當長的時間。「國際禁止鈾武器聯盟」也明確反對使用貧鈾彈,明言人體如攝入或吸入貧鈾粉塵,會造成嚴重健康風險,包括癌症或先天缺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描述更是「具有化學和放射毒性的重金屬」。
殊不知,上周一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年度大會,格羅西竟指「貧鈾彈不會產生嚴重輻射後果」、「沒有迫在眉睫風險」。嚴格而言,格羅西並沒有說謊,但也不是事實的全部,明顯是避重就輕。值得留意的是,在英美提供貧鈾彈前,國際原子能機構曾警告,貧鈾是一種有毒化學品,被攝入會導致腎臟損傷,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腎功能衰竭。顯然,格羅西是了解貧鈾彈的危害,卻輕輕帶過,難怪俄羅斯外交部隨即炮轟格羅西刻意模糊焦點。
任憑格羅西如何避重就輕,也改變不了使用貧鈾彈遺禍深的事實,畢竟早有例子證明。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曾大量使用貧鈾彈;事後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戰前伊拉克癌症發病率為平均每10萬人中40人,到2005年卻飆升至平均每10萬人中至少1,600人。南斯拉夫內戰時,北約軍隊也曾使用逾3萬枚貧鈾彈,結果戰後10年間,塞爾維亞約有3萬人患上癌症,新生嬰兒腫瘤發病率也急劇上升。
事實上,格羅西已非首次發表不當言論。在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尚未達成共識,格氏已急不及待成為日本的「說客」,四處宣傳核污水沒有危害,卻又拒為核污水可能造成的污染承擔責任,一味推說是日本政府的決定,結果惹來環團質疑及炮轟。雖說格氏是政客出身,本身稱不上是科學家,但好歹任職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是否應該多從科學出發,而不是從政治出發呢?長此下去,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公信力必遭削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