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俄烏之戰的炮彈問題

俄羅斯、北韓的軍事技術合作正在大鑼大鼓展開,為此,兩國元首在俄羅斯會談。北韓領袖金正恩來到海參崴,參觀俄國海空軍事裝備。俄朝軍事技術合作的主要內容,是俄國對北韓提供包括衞星發射等高科技援助,北韓對俄羅斯提供俄烏之戰中大量消耗的傳統炮彈,這兩方面都是對方所急需。
這說明,俄烏之戰打了近600天,高科技武器、先進武器、遠程打擊武器、精準打擊武器使出不少,雙方損失慘重,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雙方消耗最多的,是傳統火炮和炮彈,這玩意看似「落後」、打擊距離有限,但在多數戰場和環境下很好使,威力很大,靈活機動,而且成本低,經得起持久戰、消耗戰,補充容易。而高科技和先進武器成本極高,多有局限,補充不易。像俄烏之戰這種以爭奪領土為目的、要打垮消滅對方政權及有生力量的戰爭,光靠遠距離具威力的先進武器是絕不夠的,解決問題靠的是攻城掠地、奪取陣地、近距離廝殺、埋身肉搏、狂轟濫炸……此傳統炮火最能大顯身手也。
俄烏之戰初期,世人多以為速戰速決,多以為先進武器、遠程打擊決定勝負,鮮有人想到傳統火炮那麼重要,消耗得那麼多那麼快。美國、北約早就更新了各方面的先進武器,淘汰了大量「傳統落後」武器和彈藥,這方面的生產設備和能力也給廢了。開戰後,彈藥告緊、炮彈告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直是要美國西方供給最先進的導彈、坦克、戰鬥機、通訊設備等等,認為有了這些就能打勝仗。不料,戰場上排山倒海而來的十萬火急是炮彈沒了!炮彈沒了!快送炮彈!快送炮彈!
這事兒已鬧到美國總統拜登那裏,他要為「送炮彈」這等小小的「技術」問題作出回應。而俄羅斯的炮彈問題也很嚴重,俄國雖然保持了傳統製造炮彈的能力,但也倍感吃力,於是要勞駕總統普京出面和拿出高科技與平壤交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