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加稅無助戒癮 煙民倡設獎金

眾多煙民稱不會因加煙草稅而戒煙。 眾多煙民稱不會因加煙草稅而戒煙。
眾多煙民稱不會因加煙草稅而戒煙。
調查指約七成受軟唔受硬
為期兩個半月的《控煙策略公眾諮詢》進入最後兩星期,有關注煙草政策組織在街頭擺放「煙頭投票箱」,收集煙民對加煙草稅、戒煙獎勵的意見,發現眾多煙民稱不會因為增加煙草稅而戒煙,反指約70%煙民稱會因為獎勵而嘗試戒煙。組織促當局修改控煙政策,集中打擊私煙及改善成效不彰的戒煙服務,而非以家長式管治態度控煙。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連續四個周末,在旺角街頭擺放煙頭投票箱,每次均設立不同的投票題目,本周投票題目是「你會唔會因為政府再次增加煙草稅而戒煙?」以及「如果政府提供戒煙獎勵,如現金獎,你會願意嘗試戒煙嗎?」關注組稱在旺角鬧市區擺放兩個小時後,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煙民表示不會因為政府再次增加煙草稅而戒煙。相反,有約70%煙民表示會因為政府提供戒煙獎勵,如現金獎,而嘗試戒煙。
對於日前港大醫學院提議以「再一次大幅增加煙草稅」,提高香煙零售價至近100元來提供戒煙誘因,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認為,「投票結果」正好反駁有關建議。
指家長式管治惹人排斥
對吸煙人士而言,「提供戒煙獎勵」絕對比「再次增加煙草稅」,更有效提高他們的戒煙意欲。
盧啟律續指,本港在2008年至2014年間曾3度上調煙草稅,但整體吸煙率只下跌1.2%。而在2014年至2022年8年期間,即使本港沒有增加煙稅,吸煙率仍跌1.1%,跌幅相若,認為增加煙草稅與吸煙率下降並無直接關係,煙稅反而催旺非法私煙。
他又說,目前政府提出的控煙建議均從「懲罰」或「禁止」的角度出發,並無獎勵或誘因,只會令煙民感被排斥、懲罰,令吸煙行為地下化,更多人買私煙亦會令監管更難,威脅公共衞生。
籲參考外地劃吸煙範圍
關注組重申,要真正達到有效控煙,短期內應集中資源打擊私煙及改善成效不彰的戒煙服務,而非以家長式管治態度,處處針對煙民。關注組亦建議政府也可參考日本、歐洲吸煙房或吸煙區等的海外例子,劃分吸煙範圍,減低二手煙對非吸煙人士的影響。
盧啟律(右)促當局勿以家長式管治態度控煙。(袁志豪攝)盧啟律(右)促當局勿以家長式管治態度控煙。(袁志豪攝)
盧啟律(右)促當局勿以家長式管治態度控煙。(袁志豪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