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人手不足難把關 食環玩臭日海產

日本自上月底排放核污水後,港府隨即禁止當地10個高危都縣的水產進口,並揚言加強監察進口海產輻射水平,強調清關連同化驗可在3至4小時內完成。然而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有日本水產進口商踢爆,貨物等了24小時仍未完成檢測,海產變臭變壞,血本無歸。
有供應全港多間食肆及網店的日本食品進口商表示,過去從日本空運抵港的海產經食環署檢測合格後,便會通知貨車司機將貨物運走。詎料前日早上11時從日本空運抵港的水產食品,等至昨日早上11時仍未完成檢測,海產置於悶熱室溫足足24小時,全部變餿變臭,無法食用,平白損失數十萬元貨款。
最離譜的是,當時等候檢測的貨品已經堆積如山,竟然只有一名食環署職員在場,工作十分緩慢。工人向部門查詢何時完成檢測,只獲回覆一個「等」字,堪稱不負責任。進口商批評食環署人手嚴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應付增加的工作量,最後浪費食物統統報廢,連累他們損失慘重,而食肆缺貨亦恐怕難以打開門做生意,一損俱損。有關措施只開始了3星期即告「出事」,擔心拖延清關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
顯而易見,問題出於食環署胡混度日,毫無準備。日本事先張揚排放核污水,高官亦煞有介事表明必會反制,除了禁止部分地區的海產進口,亦會加強日本進口食物的抽檢工作,有關說法並非這一兩天才提出,食環署早就知情。很可惜,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食環署作為負責把關的部門,明知加強檢測意味工作量必然大增,人手必須相應增加,偏偏猶如發夢,大安旨意,結果不僅「做死」前線職員,進口商以及食肆大失預算才是最無辜。
事實上,食環署以及轄下的食安中心往績惡劣,把關兒戲,早就是人所皆知的事,以致有毒食品如入無人之境,市民健康飽受威脅。現屆政府上場後強調「以結果為目標」,矢言要做有為政府,原以為各部門必會打醒十二分精神做好工作,豈料事與願違,食環署固然繼續劣迹斑斑,由食品把關到街道清潔再到滅蚊滅鼠,沒有一樣做得好;其他部門也是尸位素餐,僅上周一場世紀黑雨,港府應對無能,足已證明一切。
本報早就提醒,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後果非同小可,港府必須嚴陣以待,尤其港人好食日本食品,一旦受輻射污染的海產流入餐桌,後果絕對災難性,食環署把關再嚴再緊也不為過。奈何單單增加人手方面,食環署便全無計劃,敷衍塞責。以其把關之粗疏馬虎觀之,現在是「玩臭」進口的日本海產,難保不久的將來是輻射食品賣通街,有把關等於無把關。
為政之道,不是在於執政者講甚麼,而是在於做甚麼。現屆政府口號多多,甚麼「會做事,做成事」,甚麼「一日解決一個問題」,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結果卻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醜態百出,令人失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