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雄心與困境的寫照

在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的戰略中,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打斷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是重頭戲。在印度莫迪政府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戰略、「龍象之爭」中,努力向國際社會兜售在印度投資的好處,試圖建成圍繞半導體的強大產業,「保持具可持續性的長期競爭力」,自稱對「技術和冒險」有興趣的莫迪,「正把握機遇,努力將印度塑造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為此,印度推出百億美元的財政激勵政策吸引外資。有關機構預測,印度半導體市場規模3年後將升至640億美元。
印度的雄心勃勃並非空想,因為晶片設計是其強項。印度官網公布,印度擁有佔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晶片設計人才,大量在印度註冊的設計專利。全球收入最高的半導體公司,有8家在印度設有設計中心。然而,半導體製造業卻是印度的短板,根據卡內基印度中心今年的報告,目前印度只有3家國有半導體製造廠,中國則是140多家。
另一方面,印度半導體消費對外依賴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印度發展的主要策略是「撒錢」,吸引外資投入。莫迪政府推出「印度半導體使命」計劃,向製造商提供高達項目成本百分之五十的財政補貼。然而,印度的營商環境令人詬病和卻步,國際大廠仙童半導體、英特爾、超微(AMD)等,都因為「印度官僚問題與糟糕的行業條件」,被迫中斷了建廠計劃。
事實上,對印度半導體產業大發展最大的威脅是印度缺水,半導體產業被稱為「水老虎」,耗水量極大,一家半導體工廠平均每天消耗二萬噸水,相當於一個約6萬人口城市的日用水量。供電也是問題,印度一家半導體廠的年耗電量169兆瓦,是印度一座城市的供電量。電力緊張、水資源匱乏,都嚴重局限印度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過,美國瘋狂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與日本積極拉攏印度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遂使莫迪雄心不減,這是印度整個發展的寫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