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發展迅速,即使受到美國的抵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制裁,依然無礙。且再不只是中國獨力推動。俄羅斯伊朗印度的國際南北交通走廊便沒有中國參與,可正全面改變歐亞中部地區的發展趨勢。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也努力把本國打造成陸上絲綢之路的連接樞紐。中國除了給窮國提供經援和投資,也開始與新興大國如俄羅斯、伊朗、沙特阿拉伯,以及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南非聯手建設。
倡議的目的不是組建新的國際與地區組織,而是借助現有協議機制,增加貿易、投資、技術文化交流合作,從制度方面求歷史絲綢之路的重建。若以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以及在中南半島南下的貨運班列的發展來看,烏克蘭戰爭、美國干擾、國際經濟的低迷都阻止不了一帶一路倡議各個方面的進展。
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大都會,應該在一帶一路的國際化政策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可惜在過去10年,香港的參與不多,成績乏善可陳。香港政府成立了一些獎學金,但與一帶一路國家還未有積極進取的合作。在社會裏,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介紹、報道也頗薄弱。這反映香港政府與社會還是循着原來的發展路徑,聚焦西方發達國家,集中於股市為主的金融活動,產業與市場都沒有積極地拓展、擴大。其中,典型例子是香港沒有任何努力去參與中歐班列的貿易與物流。廣州、深圳參與中歐班列的程度低於西北城市,也遜於長三角地區。相對穗深,香港更不如。即使空運航運發達,亦沒有海空陸的聯運。
就金融中心的功能,這10年裏香港還是集中於原來的歐美和內地市場。即使俄羅斯等非傳統市場的企業來港發展,香港的政策體制與專業服務支援亦沒有調整以適應它們,以致香港的外來企業和產業重心沒有因應的轉變。新一屆特區政府一改過往的忽視,出訪東南亞和中東等地,似欲從後趕上。可是單單政府官員出訪,簽定意向書,作用不大,且容易淪為公開做作,而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應與香港的經濟戰略、產業結構的發展連繫起來,這需要詳細認真的規劃。
面對着一帶一路國家不同的體制,香港要與它們合作,便不能用傳統招商的方法,而要在政策、資源方面痛下工夫,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議可能是突破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