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蔡英文的最大政績

馬英九自豪地說,自己執政時期:「新生兒不但不減少,反而增加15,000人,雖然孩子都不是我的,但我還是很開心。」認為由於兩岸和平穩定,讓年輕人敢生小孩。而蔡英文方面則反擊,少子化是國際挑戰,不要動不動就扯到兩岸關係。
分析蔡英文與馬英九執政時的出生數據,馬英九執政的2010年,台灣的出生率曾經低到0.9,只是比蔡英文2022年的0.87好一點,但就好像2022年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2010年也是由於次貸風暴造成的經濟動盪,才造成出生率嚴重下降。2011年後,出生率旋即回升,最高衝到2012年的1.27,平均大約在1.17左右。反觀蔡英文2016年接手時的1.17竟已經是最高紀錄,跟着便是逐年下滑,呈現一蹶不振的趨勢。
那這證明了馬英九說的有道理嗎?其實也不是;影響生育下一代意願的因素很多,台灣從陳水扁執政的2003年開始,出生率就一直在1.05到1.24間徘徊,貧富差距擴大、房價所得比偏高,年輕人被剝削感日益嚴重,以及追求個人幸福生活等趨向,都讓台灣人愈來愈不願意養育下一代。
而到了蔡英文執政後,情況不僅沒有扭轉,反而更加嚴重。台灣前1%的人已經掌握了10%的財富,人均GDP號稱達到32,756美元,但卻有80%的受僱階級都拿不到這樣的薪資,而不吃不喝20.1年才能買得起房子,更令年輕人乾脆躺平,自己的人生都接近放棄邊緣,又怎麼會想生孩子呢?
情況已經如此惡劣,民進黨又屢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又有誰願意孩子一生下來就得面臨戰爭?所以,蔡英文執政唯一且最大的政績,就是成功讓台灣少子化,這絕對會讓她在青史留下臭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