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伯明翰破產影響辛偉誠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宣布破產,有組織估計類似事件還會接踵而來,未來兩年至少有26個市議會面臨實質破產危機。如果英國政府不制止這個勢頭,恐怕會惹來民意反噬,令各項政策更難維持。
個人、企業可以破產,原來政府也可以,原因不外乎支出愈來愈多,但收入跟不上,最終資不抵債。以伯明翰為例,近年歐洲通脹嚴重,政府開支不斷上升。還記得這幾年英國的醫護人員、教師、運輸工人等接連罷工,紛紛要求加人工,加上疫情、俄烏衝突,不但企業稅收減少,更有大量難民湧入英國享受福利。當然,這些情況並非伯明翰獨有,壓倒伯明翰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10年市政府的女性員工成功獲得與男性同工同酬的權利,市政府要不斷為此埋單,結果只能宣布破產。
伯明翰破產後,市政府除了保護弱勢群體和法定服務外,其他服務皆受影響,甚至連公園也難以營運,垃圾無人清理,未來更可能要加稅開源。但最大的問題是惡性循環,政府減開支令職位減少,更多人失業等救濟,企業稅收進一步減少,情況如滾雪球般擴大。
英國首相辛偉誠在伯明翰破產後,第一時間關後門說不會出手打救。但我認為隨着事態發展,辛偉誠將面臨極大壓力。不要忘記,辛偉誠早前才宣布未來3年內將提供30億美元協助烏克蘭重建。俄烏衝突初期,英國只援助2,000萬英鎊,至今才總共給了3.47億英鎊援助,現在援助的口愈開愈大,並不是筆小數目。相反,伯明翰目前的預算缺口只是8,700萬英鎊。當英國人自己連基本社會服務都欠奉、愈來愈多城市面臨破產危機的時候,辛偉誠還敢大大聲說「沒有責任」救助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