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批評港鐵事後補飛 張欣宇轉軚被指離地

網傳港鐵員工喺水浸過頸嘅隧道內清理積水,惹起爭議。 網傳港鐵員工喺水浸過頸嘅隧道內清理積水,惹起爭議。
網傳港鐵員工喺水浸過頸嘅隧道內清理積水,惹起爭議。
受黑雨影響,港鐵多個車站發生嚴重水浸。前日網傳多張港鐵員工喺水深近膊甚至過頸嘅情況下協助清走隧道積水,曾任職港鐵車務運作嘅議員張欣宇,喺社交平台貼文直指見到相片後,對港鐵漠視前線人員安危做法,令人失望同憤怒,但相隔12個鐘後再貼文,就話理解港鐵管理層嘅決定同員工嘅想法,結果惹起網民爭議,有留言批評佢「離地」同呢篇係「補飛文」。
職員無畏水深近膊搶修
張欣宇前日朝早約11時30分喺網上貼文,講述之前一日凌晨約2點,有港鐵前線同事情緒接近崩潰咁同佢講,管理層要求佢哋趕往黃大仙站協助清走站內積水。佢認為呢個要求毫無邏輯、漠視前線同事嘅生命安危。佢立即聯絡港鐵高層要求介入,且得到相關承諾,但之後見到網上流傳嘅相,實在令人失望甚至憤怒,又話作為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副主席嘅佢,一定會就呢件事跟進到底。
稱尊重現場指揮管理層
相隔約12個鐘後張欣宇發表另一則貼文,就港鐵喺隧道水浸期間嘅維修安排而表達意見後,引起好多港鐵前線員工嘅共情,亦聽到唔少不同嘅聲音,令佢有更多唔同角度嘅考慮。話相信走入水浸後隧道嘅同事唔係被迫嘅,無意否定喺現場指揮嘅管理層代表,當中好多人曾經係佢鐵路生涯中嘅上司甚至導師,能夠理解佢哋做出嘅好多決定,係源自港鐵一直以來強調嘅「Can-Do」文化,同埋鐵路服務承諾中「Keep City Moving」嘅情懷。
然而佢亦睇到市民、議會同政府確實對港鐵管理層有諸多要求同壓力,儘管此舉能推動港鐵服務嘅進步,但亦衍生顯著嘅副作用,譬如對提供同恢復服務嘅進度過於執着,常常出現「Over Deliver」嘅傾向。而面對前日嘅天災,喺完全水浸嘅車站,相關搶修工作理應喺天氣穩定之後再全面開展,最大程度保障搶修人員嘅安全,而喺天災過後,「遲幾個小時恢復通車,真的沒那麼要緊」。
張欣宇嘅講法雖獲少數網民認同,但批評嘅留言更多,有人話「每月收數十萬納稅人血汗錢的薪酬,卻不是站在香港利益的高度去思考問題,那不如離開立法會議員的崗位,做回你的站長去捍衞基層員工的利益好了。」
另有網民質疑「當值人員嘅安全就不是安全?倘若今日真的發生了人命事故,我相信你一定不會寫上這篇『補飛文』去討好當權者和高層!請你這位前員工好好回憶港鐵公司的首要宗旨『安全為先』,並着力勞工局長審視港鐵安全程序是否有不當及盡快作出改善!」
佢就回應話「我不認同當時工作的環境是安全,我亦不同意當時值得這樣去做,這樣所謂的Can-Do文化,我完全不認同。這點我們完全一致。」
張欣宇張欣宇
張欣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