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不要誇大習拜會作用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於明天在印度揭開序幕。中國外交部日前宣布由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引發國際社會諸多猜測,有分析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不出席G20線下峰會,錯過了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以緩和中美緊張關係的大好機會。但我以為坊間有點美化了習拜會這種所謂首腦外交的作用。
在外交領域,首腦外交是指國家一把手直接參與外交談判。外界普遍相信首腦外交在處理兩國關係時可發揮積極作用,和上世紀的古巴導彈危機不無關係。當時美蘇兩個核大國陷入對抗,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最後危機戛然而止,是因為兩國最高領袖甘迺迪與赫魯曉夫二人在背後直接接觸,頻頻用信件來往,互相通信25封,然後才達成妥協,成功解決了事件。
但世界上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走遍天下。從正面的角度來看,一國之元首掌握着國家權力,若他們直接交涉,的確有助避免兩國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外界往往對元首會面有很高的期待,變相也限制了領導人讓步的空間,使得首腦會談要成功變得困難。如果兩國關係處於敵對狀態,率先由最高領導人談判,更隨時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果。畢竟元首的後面再沒有更高級別的人,即在國與國之間談判過程中再無退步餘地。假如兩國元首談不攏,以後雙方協商事務將會更加艱難。
事實上,近年中美關係和以前已有很大不同。中國崛起後,無可避免與美國會有更多摩擦,眼下兩國關係已非元首個人的外交偏好可輕易改變。不可能只靠兩國領導人在G20峰會等國際場所一次見面,就可推動雙方關係發展。中美只有先在各方面創造有利的氛圍條件,兩國元首見面才有意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