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保良局主樓 擬升格至一級歷史建築

建於1932年的保良局主樓。 建於1932年的保良局主樓。
建於1932年的保良局主樓。
【本報訊】古物諮詢委員會昨開會,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審小組重新審視以下項目的評級,鑑於一些真實可信的新歷史資料,建議把建於1932年的銅鑼灣禮頓道66號保良局主樓,評級從二級歷史建築提升至擬議一級歷史建築。
評審小組又評估以下6個項目的文物價值,並已完成相關評級工作:建於1859至1897年的上環城皇街石台階,擬議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建於20世紀初的新界大埔錦山30號,擬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建於1949年的土瓜灣道82號土瓜灣變電站,擬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建於1961年的觀塘前佐敦谷水塘水壩、建於1954年的紅磡機利士南路66號紅磡三約街坊福利會、建於1959年的紅磡差館里22號紅磡診所,則沒有評級。
鄧伯裘故居倡評級範圍不變
而在上次會議,委員通過以下兩個項目的擬議評級:錦田祠塘村20號鄧伯裘故居、中環炮台里的台階和欄杆。古蹟辦按照既定做法,為上述兩個項目的擬議評級進行為期一個月公眾諮詢。
在公眾諮詢期間,接獲兩份意見書均支持鄧伯裘故居的擬議一級歷史建築評級,並就評級範圍提出建議。兩份意見書已呈交歷史建築評審小組審閱。評審小組在考慮所有相關的資料後,建議維持評級範圍不變。擬議二級歷史建築炮台里台階和欄杆則沒有接獲意見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