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冷待英外相

近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英國外相祁湛明幾乎同一時間訪華,但內地和國際媒體似乎只對前者有興趣,後者彷彿透明一樣,沒有多少人關注。中國官方對兩人的態度也明顯有別,雷蒙多起碼與中國商務部達成建立工作小組與溝通機制的共識,而祁湛明則是空手而回,此行最大意義也許僅止於到北京打打卡,以示到此一遊而已。
按道理說,這是英國外相5年來首次訪華,應該有備而來,即使不是大鑼大鼓,也不至於如此冷清,原因何在?這個問題應該由議會政客們回答。在祁湛明訪華前夕,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發表一份報告,公然把台灣稱為「獨立國家」,這分明是挑戰中方底線,中方怎麼可能給祁湛明好臉色看?此行怎麼可能有收穫?所以說,英國人就是不長記性,近幾十年來英方在與中方的較量中從未佔得便宜,當年「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尚且在北京重重摔了一跤,何況是今天這班幼稚政客,他們的道行還差得遠。
再說,以當今英國的實力,想插手台灣問題根本是癡人說夢。英國早在1950年初就與「中華民國」斷交,改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西方國家中的第一個,現在又將台灣稱為「獨立國家」,這不是精神分裂嗎?最好笑的是,英國議會報告批評政府在支持台灣上不夠大膽,呼籲準備制裁中國云云。實際上,英國政府不是不夠大膽,而是沒有底氣;不是不想制裁中國,而是實力不允許。底氣來自實力,英國既沒實力又沒底氣,憑甚麼挑釁中國?
人貴有自知之明。英國國力如江河日下,曾經的世界霸主已淪為二三流國家,可不少英國人還在緬懷昔日榮光,還以為自己依然很強大,說穿了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其實也難怪,盎格魯撒克遜人天生的傲慢與偏見,導致他們不能也不敢面對現實,只好以阿Q精神自我陶醉。有些英國人認為,當今美國霸權也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所以一切還是歸功於英國,他們才是全球霸權的真正主人,好不好笑?
不過,自我陶醉終究解決不了問題。目前英國經濟低迷,通脹高企,民生凋敝,社會不滿情緒日益升溫,這是英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祁湛明訪華本想尋求改善關係,加強經貿合作,以挽救英國垂危的經濟,奈何議會政客從中作梗,結果白走一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